红薯的贮藏保鲜技术内容摘要:

1、、建好薯窖口窖址一般应选庭院的边角处,往下打深 35 米的窖洞,洞口直径 80 厘米左右,在底部向旁边打高 、宽 、深 3 米的贮藏室 23个。 如果是老窖,需要刮去窖壁表面的虚土,再喷洒杀菌剂,以利荐薯。 二、入窖前准备和收藏技术过了霜降,便到了收获红薯的时间,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收获,注意轻挖、轻拿、轻运,尽量防止挖伤、碰伤和折断。 运回后放在庭院的阴凉处,晾干表皮。 若有破饬的薯块应放在太阳下晒上 2 天,使伤口变于、硬化,防止细菌感染。 若遇雨天,要用塑料布遮盖防雨。 最好能用 800 倍多菌灵或 1000 倍甲基托布津液,精细喷洒一次,喷后晾干,轻拿人窖。 薯堆应占贮藏室的 50%左右,以保持 2、适当的空气流动,有利于排走薯块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 将好薯与有伤的薯块分开存放,有病疤的薯块不能人窖,防止病菌感染。 受冻薯块也不能人窖。 三、入窖后的管理工作(一)温度管理红薯在 15以上开始萌芽,高温条件下容易感染病;在 10以下易受冻害,受冻害块易遭软腐病菌侵染腐烂。 因此,红薯贮藏的适宜温度是 1015。 可用温度计测量窖温和薯堆温度,根据温度情况,增减覆盖物,也可用封窖保温或开窖放热的措施来调节窖温。 (二)湿度管理薯块人窑后,要求窖内相对湿度稳定在 80%90%。 相对湿度过小,易造成薯块失水萎缩,湿度过大则薯块易腐烂,要注意及时调节。 湿度过小时应向薯块泼洒清洁的冷水,湿度过大时应通风放气,降低湿度。 每隔 10 天检查一次温度、湿度和薯堆状态,发现有烂薯时,要及时拣出。 四、注童事项(一)禁酒。 喝酒人员不能入窖,因酒会使薯块加速腐烂。 (二)禁放其他果品和杂物,以防病菌污染。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