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的特性与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灵菇又名白阿魏菇、翅鲍菇。 在我国自然界分布仅见于新疆部分地区,因此又叫天山神菇。 该菇是我国近几年来开始商品性栽培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之一。 由于它洁白清靓,菌肉肥厚,质地细腻,脆嫩可口,营养丰富,因此,一投放市场,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供不应求,是一种极具开发前景的食用菌新秀。 体洁白,肉质肥厚,柄粗 37 厘米,长 610 厘米,柄实心,偏心生或近中生,菌盖顶呈内卷状,质地脆嫩,成熟时盖径大约815 厘米,不易碎,耐运输。 单朵鲜菇重 50160 克,最大可达 400克。 )营养要求白灵菇吸收养料能力很强,能够充分分解和利用基质营养成分。 栽培主料一般有棉籽壳、木屑、甘蔗渣等,辅料一般选用麸皮、米糠 2、、玉米粉和蔗糖、石膏等。 (2)温度和湿度白灵菇属中温菌类,菌丝体在 332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2427;子实体形成 326,以 1222生长最快,质量最好。 子实体生育期最佳相对湿度为 85%95%。 (3)空气和光照无论是菌丝生长或子实体生长发育都需要新鲜空气,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易产生畸形菇。 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生育阶段需散射光,在 20010000 勒克斯光照下都能正常发育。 (4)酸碱度菌丝体生长阶段最适 ,子实体生长阶段最适。 )栽培季节根据白灵菇的最佳出菇温度为 1222的特点,可以安排春季栽培和秋季栽培。 春季栽培 2月初播种,4 月份出菇;秋季栽培 9月中旬播种,11月份出菇。 各 3、地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 (2)栽培品种目前白灵菇品种大体上是由野生菇体、孢子寄生分离和杂交获得。 如出售鲜菇则以选盖肉肥大、柄粗而短的迟熟品种为好,如 8090 天出菇的,0100 天出菇的 次栽培者以选用早熟类品种,6580 天出菇的 品种出菇早、产量高,缺点是品质一般,个体小,菇柄偏长,数量多,适宜罐头加工及作真空速冻保鲜销售。 (3)培养料配方可任选以下各种配方:棉籽壳 87%、麸皮 7%、玉米粉 3%、石膏 1%、石灰 1%、过磷酸钙 1%;棉籽壳 60%、杂木屑 22%、麸皮 10%、玉米粉 5%、石膏 1%、石灰 1%、过磷酸钙 1%;棉籽壳 62%、玉米芯 25% 4、、麸皮10%、石膏 1%、石灰 1%、过磷酸钙 1%;木屑 80%、麸皮 15%、玉米粉 3%、石灰 1%、过磷酸钙 1%。 以上各种配方均可按料水比 1制,。 (4)配料、装袋、灭菌、接种与金针菇栽培法相同。 (5)发菌管理接种后的料袋置于 22%25%相对湿度的室内培养,料温 30以上时菌丝生长慢而稀疏;15以下则生长慢,易延误季节。 空气相对湿度 70%以下,黑暗或弱光培养 3040 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发菌期要着重注意室内通风,因高浓度二氧化碳会抑制菌丝生长。 (6)后熟培养白灵菇菌丝长满袋后不能立即出菇,必须在 2025、相对湿度 70%75%的环境下再培养 3040 天,直至菌丝浓白,菌 5、袋坚实,储足养分,个过程为菌丝后熟,只有通过菌丝后熟才能正常出菇。 (7)搔菌经后熟培养 3040 天,待菌丝浓白,并形成菌皮后再开始搔菌。 (8)催蕾搔菌后恒温培养 3天,菌丝生长恢复后再催蕾。 其间给予弱光照射,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至 80%以上,每天掀膜 12 次,1015 天后可见白色圆米粒状原基。 (9)出菇管理原基出现后,料温控制在 1215,气温高于 25不利于菇蕾发育,甚至死亡,空气相对湿度以 80%90%为宜;当形成的菇蕾为花生米大小时要进行疏菇蕾,小袋保留 12 个菇蕾,大袋保留 23 个菇蕾。 经过 34 天待菇蕾长至乒乓球大小时,掀掉薄膜,增加空气相对湿度至 90%95%,气温控制在 1216,加大通风量保持菇房内有充足的新鲜空气,并给予一定的弱光照,为优质高产创造条件。 (10)采收白灵菇从原基形成到采收需 15天左右,在菇体七八成熟时采收最佳。 采收后,菌袋经搔菌,并用上述方法催蕾,控温调湿 1520 天便可出第二潮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