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高寒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豆生产的重要因素;该区春季大风天数较多。 春季和夏初降水较少对大豆生长发育亦有较大影响。 由于该区大豆种植比例高达 4070%,重迎茬 5095%,重迎茬问题是大豆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针对该区气候特点和生产中的问题,我们经过六年大豆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的试验和示范,总结了以机械为载体,以早作为基本耕作形式,以促早熟为中心环节的大豆大面积高产栽培技术:“正(迎)茬伏秋早耕埴,良种包衣细精选;氮磷钾肥分层施,适早播种匀植点:灭草治病防虫害,适收细打严把关。 ”大豆高产工程化栽培技术规程1、轮作实行 23 年轮作,避免重茬;前茬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为主。 2、耕整地伏秋耕埴整地,要求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地 3、面平整,每平方米耕层内直径5块不超过 3 个;秋起垅地块要达到播种状态。 3、施肥(1)增施钾肥,氮、磷、钾合理搭配。 一般亩施二铵 1012素 3酸钾 45、磷、钾之比为 1配施少量微肥。 (2)亩施腐熟好的农肥 12 立方米,秋翻前施入;亦可施在前茬作物上,培肥前茬。 (3)化肥作种肥要分层施,除少量施在上层外,大部要施于种下 710肥隔离,严防烧苗。 4、精选良种(1)选用良种根据各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用良种,严防越区种植。 四积温带北部以黑河 18等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 17、北丰 15 和黑河 22;四积温带南部以黑河 19、北丰 11 等为主栽品种,搭配黑河 18;三积温带以北丰 14、黑河 5、万株。 (4)播种质量。 总播种量误差 42%,单口排量误差 43%,下种均匀,不重,不漏,播深 45播随压。 6、管理(1)化学灭草。 播后苗前一般常用普施特和广灭灵,亦可用乙草胺加豆黄隆进行封闭灭草,总的原则是根据杂草情况选用适宜的除草剂灭草。 (2)铲前深松或趟一犁。 深度 1020温放寒。 (3)铲趟 23 次,拔一次大草。 (4)防治病虫害a 防治大豆灰斑病、紫斑病。 于 8 月上旬,用 40%多苗灵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 400500 倍液喷洒 12 次。 b 防蚜虫、红蜘蛛、蓟马。 点片发生时用 40%乐果乳油 800 倍液喷洒防治。 c 防大豆食心虫。 8 月上中旬,发现食心虫集体飞行时用 80% 6、成毒棒重点防治或用功夫喷洒防治。 d 叶面追肥、促早熟。 亩用 素加磷酸二氢钾 3040、收获(1)收获时期。 大豆黄熟期,叶片脱落 80%,豆粒发黄,大部豆荚发黄,少部变褐时为宜。 (2)收获质量。 割茬高度以不留荚为准,收时不丢枝,不炸荚、落粒。 技术模式简要说明这 42 字模式的“正(迎)茬伏秋早耕埴”包含二层意思,一是针对本地大豆重迎茬十分严重的现状,强调大豆高产必须走良性循环的道路,除了选正茬外,根据本地生产实际,迎茬也是比较好的茬口。 二是针对本区的早作农业和“十年九春早”的特点提出通过尽早伏秋整地,细整地,积蓄秋季雨水,做到春旱秋防,充分发挥“土壤水库”的作用。 “良种包衣细精选”除了强调良种作用和精选外,主要针对生产中的重迎茬十分严重的实际,强调种子包衣,降低重迎茬所造成的减产损失。 “氮磷钾肥分层施”除了正常的施用氮磷外,亦是针对重迎茬施用钾肥效果较好的试验结果,强调了钾肥的施用,分层施指化肥的施用方法,以提高其肥效。 “适早播种匀植点”针对本区易受低温甲霜危害,影响产量和品质,强调适期早播,抢抓积温和商情。 匀植点主要指播种方法,注重种子分布均匀,强调精量点播。 “灭草治病防虫害”主要根据本区耕地面积大,易草荒和病虫害发生有增加趋势而提出。 “适收细打严把关”,强调适期细收,减少损失,把好最后一关,把丰收的果实拿到手,作到丰产丰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