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草菇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产性状。 高产特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作为“南菇北移”代表品种的草菇,其纯麦草栽培的生物学效率由初期的 8%左右,提高至 30%左右,增产幅度较一般品种高 25 倍。 高效特性自然条件下,北方地区可在盛夏季节的 68 月,利用闲置大棚进行栽培,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此其一;其二,一般食用菌品种的栽培生产周期为35 个月,甚至更长,而草菇由于长速极快的特点,可每月投料一批,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出效益。 低投入成本低现代技术栽培草菇,可以麦草或废棉为主要原料,直接投入成本很低。 单产水平低与平菇、鸡腿菇等品种相比,草菇单产生物学效率偏低,采用最新栽培技术时,可达 30%左右,仅有平菇、鸡腿菇的 3、1/3 左右。 鲜贮能力低草菇鲜品的耐贮能力很低,从适时采收至破苞开伞仅需 24 小时,并且,不耐低温贮藏 10条件下,约 6 小时后,菇体即开始变软、析水,丧失商品价值。 由于草菇独特的高温特性,在北方不利于长时间、大范围的商品生产,一直没能形成规模化生产。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以及消费者对食用菌认识的提高,一种新的适于北方的周年种植方式获得成功,现将其菇房的建造和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建造特殊的菇房在北方周年生产草菇,要建造具有加温设备的菇房,菇房必须具备能通风、保湿、保温、加温、透光的特性。 菇房的结构2 所示。 菇房高约 4 米,长约 6 米,宽 4 米。 内部宽,以放下 2 个 宽的栽 5、除拌料时渗出的多余水和清理菇房时的冲刷水。 菇房建造时可以是十几间相邻并排,便于不断的播种和采收。 2 度调控北方栽培草菇的菇房在夏季可以利用自然的温度,通过合理的通风进行正常生产。 在冬春及秋季则通过加温来调节温度。 春秋季节仅通过 2 个火炉以及延长的陶管即可使温度达到 30以上。 通常每个火炉内放置 36 块蜂窝煤,可保持 24 小时的高温,蜂窝煤放入后,炉口要用稀泥封死。 养料调水与建堆发酵废棉 450 千克、麸皮 30 千克、石灰 20 千克。 做一个 的铁框,在水泥地面上放置铁框,随后在铁框中铺一层废棉,厚 1015 厘米,撒一薄层石灰粉,洒水压踏使废棉吸足水分,然后撒一层麸皮,再铺一层废棉,撒 6、一薄层石灰粉,再洒水压踏让第 2 层废棉吸足水分,再撒一层麸皮。 如此一层层地压踏到满框时,把铁框向上提,再继续加料压踏,直到堆高 1 米左右。 发酵 3 天。 翻堆后再发酵 2 天就可进料铺料。 种与出菇管理在春秋和夏季,始终把温度保持在 30左右。 并保持良好的通风。 将培养料放在铺有塑料膜的栽培层架上,铺 15 厘米左右厚,播种后第7 天即可开始出菇,第 11 天开始采收,约 1617 天采收结束,20 天为一个周期,以 5 层架每一个周期采菇 100 多千克。 采后清除栽培料,冲刷竹架和地面,进入下一个周期。 夏季种草菇时菇蝇较多,可在播后 46 天时揭开盖膜,喷洒低毒高效的有机磷农药。 季种草菇需要加强室温的管理在播种前,将拌匀后的栽培料放在层架上,每间菇房在走道处加放 34 个大油桶作的火炉,内加蜂窝煤烧 1 天,使内部的温度达到 7080,杀灭杂菌,然后降温至 30,开始播种,播后盖厚的塑料膜保湿,以后通过 2 个火炉加温保持温度在 2830,20 天左右一个生产周期。 北方草菇周年栽培,菇房一次性投入较高,烧煤栽培的成本也较高,但生产周期短,产品可以连续上市,价格高,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