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棉花生理红叶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内容摘要:

2、株矮小,主茎节间短,叶色呈血青色或黄绿色条斑,以后呈黄褐色,叶缘向上卷起为瓢形;早蕾节位高,叶小、蕾小。 缺镁症状为棉株中上部叶片呈黄红色,叶片由上向下,叶面的血红色斑逐渐增多、连片,叶脉仍呈绿色,上部结铃少,缺镁棉株在田间呈片状分布。 片淡绿,叶小,蕾小。 8 月降雨降温骤晴后,棉株上部叶片突然变红,轻者叶片正面和背面变黄,重者叶面朱红,叶背黄红。 水不畅,造成棉株根系分布浅,根系生长弱,不发达,供应茎上部生长的营养物质减少,植株抗逆性降低,形成早衰,叶片变红。 长发育的最适宜气温为 2530,一般在 18以上才能正常生长,低于 18棉花生长发育受阻,在盛铃期如果遇较长时间的降雨降温,可诱发生理病害, 3、表现为叶片变红、变褐或青枯脱落,上部蕾铃干枯。 二、对棉花生理红叶的分析为探讨棉花红叶与土壤缺素之间的关系,2005 年在 129 团对部分红叶病田取土化验,比较红叶病田与正常棉田的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 正常棉田与红叶棉田土壤中微量元素铁、锰、铜等含量没有显著差异,锌的含量在正常棉田和红叶棉田中有高有低。 说明 2005 年 129 团棉花红叶发生不是因缺乏微量元素造成的。 椐该团气象站资料,截止 8 月底,大于 10有效积温为 8 月上旬温度一直偏高,较历年偏高 12/天,但在 8 月 1320日 8 天内,气温突然下降,平均温度为 均低于棉花铃期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 18,当日最低温度达到 降 4、温致使棉花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田间表现为叶片变红、焦枯,上部蕾铃脱落,对产量影响较大。 经调查,上部空果枝台数为 ,未膨大铃有 ,铃重 ,比正常铃重降低 减产近 8%。 在调查中发现,品种不同,受低温影响的程度不同。 生长势强、叶片厚的品种,如新陆早 12 号等受害程度较轻,而特早熟品种,长势偏弱、叶片薄的品种,如新陆早 10 号、新陆早 9 号、新陆早 13 号等受害则较重。 三、面喷施或作基肥施入微量元素,可有效降低红叶病危害。 缺钾引起的红叶棉田,在发生初期,每公顷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克加尿素 3 千克。 缺锌引起的红叶棉田,可每公顷基施硫酸锌 1530 千克;若是暂时性缺锌,叶面喷施 酸锌溶液,连续 23 次,间隔 10 天左右。 缺镁引起的红叶棉田,发病期叶面喷施 硫酸镁溶液。 施氮肥,落实好全层施肥,使肥料施足、施匀,做到不重不漏。 后期可结合化控进行叶面喷施氮肥。 质、生长势强、抗逆性强的棉花品种。 使棉株生长健壮,增强棉株抗逆能力。 对土壤板结的棉田,及时中耕,增强土壤通透性;对地势不平的地块,加强平整,修好排灌系统,做到久雨能排,久旱能灌,保持土壤适宜的含水量,以保证棉花根系正常生长。 灌水适宜,避免棉花长时间处于淹灌状态。 另外,根据天气预报,在冷害来临前,喷施叶面肥,增强棉株抗逆性,对减轻危害有一定的作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