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农业技术全集之植,具有抗旱、耐瘠薄、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特点,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对蓖麻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为了适应这种市场需求,我所从 2000 年开始,对蓖麻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探索出了一套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高产、高密度栽培技术,产量每公顷可达 5040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一)选用高产品种 目前适宜高密度栽培的高产品种有:晋蓖 2 号、淄蓖 2 号、哲蓖 4 号等,这些品种不仅适应性强,高产、稳产,而且出油率高,增产潜力大,适合高密度栽培。 (二)作好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包括选种,晒种和拌种三个环节。 了提高种子的纯度和发芽率,播种前要进行一次选种,选用粒大、粒色一致、 2、饱满、没有破损和杂质的种子,挑出杂色粒、小粒、秕粒和杂质。 播种前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晾晒23 天,可提高种子活力,增强发芽势,使幼苗生长健壮。 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 行拌种,预防蓖麻枯萎病。 (三)精细整地,施足底肥 待种蓖麻地应在上一年秋季进行深耕,深度应在 25上,以达到防除杂草和病虫害的目的。 整地时若土壤湿度小于 18%24%,则要及时浇水。 浇水后在地表发白时,施肥整地,每公顷撒施有机肥 30 立方米、尿素 300铵225酸钾 75耙地,将肥料均匀耙入耕层,耱平。 (四)机械覆膜点播 播种采用小型覆膜点播机,薄膜采用 膜。 覆膜要做到直、平、实、紧、严,两侧的膜边覆土 5右,每隔 24m 3、 在膜中间加土一锹,以防大风将膜刮起。 一膜播种两行蓖麻,行距 555窄行,株距2728整取种器大小,每穴播 12 粒种子,播后覆土保墒,严防跑风漏气。 (五)田间管理 苗、定苗。 苗全匀壮是一优双高的基础。 播种后因种子质量、水分不足、整地施肥不当、病虫害危害以及雨涝低温等不良气候环境的影响,都可造成幼苗死亡,缺苗断行。 因此,在播后 15 天左右,要及时查苗、补苗、破除板结等。 幼苗长到 23 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每穴 1 株,不留双苗。 苗长到 45 片叶左右时,人工揭膜,中耕除草。 结合中耕除草培土 23 次,使土壤疏松,田间无杂草,并预防倒伏。 蓖麻长到 56 片真叶时,每公顷用缩节胺 150g 4、进行化学控制,使节间缩短,株高降低,防止倒伏。 高密度栽培只留 1 个主茎穗,不留分枝,当其它分枝露出叶片时及时掐芽和除去下部无效枝叶,整枝 23 次,整枝要彻底,不留伏芽,宜早不宜迟,若无效枝叶徒长,则浪费营养,影响主穗灌浆,鼓粒。 通过整枝将蓖麻株高控制在 120130位控制在 5070间。 叶片数保持在 1113 片,叶片太多,通风透光不好,太少,影响光合作用。 主茎花絮现蕾至开花期,结合中耕每公顷追施尿素 150225酸二铵 75茎穗将开花时,视土壤墒情浇头水,头水后每隔 1520 天酌情浇水。 蓖麻长时间积水易感染枯萎病,每次浇水后要及时排水防涝。 害蓖麻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疫病、叶枯病、细菌性斑点病等。 防治方法:清除田间遗留的枯枝残叶,把感病枝叶集中烧毁。 秋收后深翻,实行轮作或用 50%多菌灵拌种或叶面喷施。 危害蓖麻的虫害有:小地老虎、草地螟、棉铃虫、菜青虫等。 防治方法:进行轮作,深翻,中耕松土,铲除田间和地边杂草,在主茎现蕾期,喷药防虫 1 次,710 天后再喷药 1 次。 主穗 80%蒴果呈现深褐色,蒴果凹进部分有明显裂痕时,即可收获,晾干脱粒。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