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防治 防治香豌豆炭疽病的技术内容摘要:

治香豌豆炭疽病的技术 症状:叶、茎、花和种荚均可受害。 发病初期,感病叶上产生圆形或椭圆形斑点,以后病斑中央逐渐变为暗绿色至白灰色,边缘暗褐色。 病重时,病斑联合,叶片枯萎脱落。 茎上病斑椭圆形至长条形,褐色,稍凹陷。 感病嫩梢淡褐色至灰白色,由上而下枯死。 花梗受害则枯萎,种荚受害,失绿皱缩。 潮湿时,病部产生朱红色黏质小点或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子实体。 病原:病原为围小丛壳菌(,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小丛壳属真菌。 无性型为胶孢炭疽菌(,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刺盘孢属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在以菌丝体病残体和种子上越冬。 第二年春季,在温暖、多雨潮湿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和侵染植株。 植株生长衰弱,通风不良,易发病。 病菌的寄主范围广,除香豌豆外,还有苹果、梨、山楂、桃、葡萄、柑橘、无花果、番木瓜、橄榄、忙果、番茄、罂粟、冬青、茶、咖啡等。 香豌豆与这些植物相邻近种植时,病害可相互传播。 防治:减少侵染来源:及时摘除病叶,开花结束后,拔除病株和拾净病残体并集中烧毁。 选择无病植株上的种荚留种。 药剂防治:发病时,可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