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方式棉花光台效率的研究内容摘要:

2、7 月 10 日)、2 次打顶(7 月 10 日、25 日)、3 次打顶(6 月 25 日、7 月 10 日、25 日)3 个处理(以下打顶方式均用 1 次、2 次、3 次表示),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 小区面积为 30 平方米,南北宽5 米,东西长为 6 米。 覆膜栽培,采用先铺膜后点播的种植方式,生育期保持田间无杂草,其它管理同大田。 打顶顺序:1 次打顶处理是指 7 月 10 日一次性打去所有棉株顶尖。 2 次打顶处理是指 7 月 10 日打去中间两行棉株顶尖,7 月 25 日打去两边棉株顶尖。 3 次打顶处理是指 6 月 25 日打去中间两行任意 1 行棉株顶尖,7 月 10 日打去中间另一 3、行棉株顶尖,7 月 25 日打去两边行棉株顶尖。 铃期、吐絮期3 个时期,每个处理选择有代表性的 3 个样点,于晴天上午 12 时进行棉花群体光合速率的测定。 透光率测定利用照度计在棉花盛铃期,每个处理选择 8090 厘米有代表性样点,于晴天上午 12 时对 9 个处理同时测定。 每个样点采用立杆拉线分层测定(每10 厘米一个层次),每一层次测 17 个点,由下而上、由外向内分别进行测定,所得数据均用计算机处理。 二、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群体光合速率最高。 另外,与同密度下其它两种打顶方式相比,2 万株/667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群体光合速率最高,其次为 1 次打顶方式处理的 4、群体光合速率,再次为 3 次打顶方式处理的群体光合速率。 这主要是因为 1 次打顶和 3 次打顶所形成的棉花群体叶片分布不合理,出现偏多或偏少的现象,造成棉花群体光合速率的差异。 由此可知,初花期群体光合速率 2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为最高。 不同种植方式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在盛铃期 2 次打顶方式高于同密度下其它两种打顶方式,其中 1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群体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同密度下其它两种打顶方式。 从整体来看,盛铃期 2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较为合理,群体光合速率达到较理想状态。 不同种植方式棉花群体光合速率在吐絮期表现为,2 次打顶方式群 6、米以下冠层透光率变幅平缓,特别是 2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棉花群体透光率变化更符合这一规律,说明 2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下的棉花群体冠层透光率更为合理。 定棉株群体对光能的利用。 一个合理的群体,既能充分发挥群体个体最佳生产力,又能发挥群体的增产潜力。 密度对棉花果枝数和单株铃重有显著影响,而打顶方式的不同使棉花冠层出现层次上的变化,使棉株的透光性受到影响,两种处理的综合作用直接影响到棉花最终的产量。 通过对相同密度不同打顶方式棉花产量和不同种植方式棉花小区的皮棉产量的测定,表明 3 个密度下不同打顶方式的棉花皮棉产量以 2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2 次打顶 7、方式的最高,为 克/667 平方米。 另外,密度从 1 万株/667平方米增加到 2 万株/667 平方米后,随着密度增加产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 说明中棉所 36 号通过不同种植方式的处理,在 2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群体结构较为合理。 三、铃期、吐絮期 3 个时期的光合速率以 2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的光合速率最高,可见 2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的棉花群体具有较大的光合潜力。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下的透光率在 40 到 70 厘米冠层透光率较集中,在 40 厘米以下透光率变幅平缓,在生产上尽可能使果枝集中在 40 厘米以上。 万株/667 平方米密度 2 次打顶方式下的最高。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