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甘薯田间管理内容摘要:
1、、查苗、补苗:栽后 57 天检查薯秧成活情况,缺苗部位及时补栽壮苗。 2、追肥:春薯栽后 3040 天甩蔓后封垄前、夏薯栽后 2025 天在垄侧下方开穴追肥,每亩(N:P:K=10:7:8)复合肥 30 公斤,结合追肥垄间松土、中耕除草。 3、抗旱、防涝:春薯在 6 月中旬麦收期前后正是封垄期,容易干旱,如果中上部叶片发现萎蔫,应该及时浇水抗旱。 浇水的方法是隔行顺沟灌水或喷灌,每亩用水 30 立方米左右。 进入雨季后防止沟内积水,随时排放。 4、病虫害防治:紫色甘薯适应性较好,如果在生茬地上种植一般不会发生严重的病虫害。 入秋前后容易发生食叶的各种虫害,应该及时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生物性药剂防治。 5、收获 2、:随着入秋后日照时间变短,气温降低,甘薯块根快速膨大。 为了争取更高的产量,紫甘薯(除去抢先上市的以外)应尽量的适当晚收,时间推迟到国庆节前后地温 1315时抓紧收获,并随收随运输贮藏。 菜用甘薯的栽培菜用甘薯一般是指生长点以下长 12右的鲜嫩茎叶作蔬菜用。 甘薯嫩茎叶和薯块一样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膳食纤维、粗蛋白、多种矿物质以及一些特殊的营养物质。 据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检测,甘薯叶与菠菜等 14 种蔬菜相比较,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 C 等 13 项营养成分,薯叶均居首位。 近年来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研究所对 40 多种蔬菜的抗癌成分分析和抗癌试验表明叶菜用甘薯抗癌性列首位;美国科学家发现甘薯 3、中含有一种叫“去氢表雄酮”的活性物质,可以预防结肠癌和乳腺癌,并能延缓智力衰退和增加人体免疫力。 发达国家把甘薯视为“健康食品”、“太空食品”。 目前国内外品种有台湾的台农 71,日本的关东 109 等。 我国开展这项研究工作起步稍晚,在八十年代后期选出了叶、薯两用品种如鲁薯 7 号、北京 553、食20 等品种。 九十年代,福建省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成功地选育出了全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叶菜专用型甘薯新品种福薯 76。 随着人们对甘薯茎叶食用价值认识的深入,以及优良叶菜用型甘薯品种的成功选育,甘薯嫩茎叶作为蔬菜食用已悄然成为时尚。 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蔬菜市场上,甘薯茎尖嫩叶属畅销的营 4、养保健蔬菜,倍受青睐。 香港市场每千克甘薯嫩叶、嫩梢的售价达 100 港元左右。 近年来我省甘薯菜用嫩茎叶消费量增长迅速,年均增长幅度在 230%左右,甘薯嫩茎叶已普遍进入中高档酒店,并逐渐走上百姓家的餐桌。 叶菜用甘薯的应用推广面积迅速扩大。 目前国内菜用甘薯的栽培尚属于起步阶段,南方因为雨季长、雨量大,采用高畦栽培:高 15的畦上栽 6 行菜薯、畦间 2530空间作为排水和采摘作业用。 每亩 株,一次栽插周年生长,每亩可以生产商品菜 3000右,产值 4000 元以上。 本市自 2004 年试验引进结果表明:叶菜用甘薯在京郊可以种植在露地平插盖膜栽培,可以生长 150160 天,采摘期120130 天 5、,亩产 20002500温室保护地中可以周年生长,产量达到30004000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地选畦:菜用甘薯以收获茎叶为主、兼顾甘薯的特性,应选择肥沃的轻壤土。 土壤的肥力要高,以三年内没种过甘薯的前茬(西瓜、蔬菜、玉米、小麦地为好)。 根据北方的气候特点,作畦规格为 15、6080,中间 30水作业带。 作畦前每亩 20002500硫磷药液混拌毒谷 50施,随松土作畦翻入地下。 畦面用 地膜全畦覆盖在两侧压实。 2、栽插:薯苗栽种在畦顶,行距 205亩栽种 株,秧苗竖直栽或斜插栽,入土深度46后用水壶点水,并盖好薄膜裂缝。 3、采摘与修枝:薯秧缓苗后立即摘心促进腋芽形成侧枝。 栽后 30 天左右可以将 6、新生侧枝顶 12分采下,包装上市。 以后根据长势每 78 天采摘一次,直到初霜薯秧停止生长时为止。 每次采摘要在枝条茎部留 2 个左右的节间,以保证再生新芽。 采摘同时还要对母茎进行修理,去掉那些底部老茎滋生的畸形小芽,保证群体的通风透光和营养的集中供给。 4、追肥与管理:为保证茎叶的产量和质量,采摘 2 次后要进行一次浇水、追肥。 追肥要用氮磷钾复合肥或专用的冲施肥 1015浇水量 25吨左右,顺采摘作业带灌入,侧面渗入畦中。 浇水后进行土壤疏松,并随时拔掉畦面或中间的杂草。 菜用甘薯适应性较好,生茬地上病害很少发生,如果发生食叶性害虫,应尽早应用高效低毒生物性药剂防治。 5、种薯繁殖:由于采摘茎叶的薯田,地下不能膨大块根,留种须另行栽种,。菜用甘薯田间管理
相关推荐
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之抢劫,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 请回答: (1)“联军”指什么 ? (2)“联军”什么时候攻人北京 ? (3)“联军”侵略中国遭到了中国什 么力量的反抗 ? 探究活动 ,根据图示说出香港被英国侵占成为殖民地的整个历史和香港回归的意义。 图示: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黄籽豆和五月半品种来源:菜用大豆(毛豆)的两个优良地方品种黄籽豆和五月半。 特征特性:黄籽豆株高约 50型紧凑直立,分枝少,结荚多,花白色。 青荚绿色,平均荚长 上茸毛灰白色,多数荚含种子 2 粒,单荚重约 豆粒浅绿色,粒大饱满,质脆嫩。 每 100g 青豆粒含干物质28g、蛋白质 熟种子圆粒,黄色。 百粒重 20g。 早熟,在华北地区夏播生育期(自播种至采收青荚)约 70 天
2、。 豫绿号高抗根结线虫病,中抗叶斑病,抗白粉病,抗倒伏,不抗枯萎病,同时在生产中还表现出了较强的抗旱性、耐涝性和耐瘠性,适应性较强。 豫绿号:该品种早熟,生育期为天左右,单产每亩在公斤以上,有限结荚且结荚较为集中,适合一次性收获。 豫绿号非常适合生产豆芽,口感好,市场需求量大。 豫绿号:豫绿号生育期在天左右,一年可种茬,亩产为公斤。 豫绿号也适合生产豆芽,口感和豫绿号基本相当。
湘菜薯 1 号 湘菜薯 1 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成的茎尖菜用甘薯新品种,其茎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 2 和维生素 C 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并且具有防癌、抑癌之功效,是一种新型的保健蔬菜,是高档酒店、宾馆上佳特色菜肴,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该品种叶形,深复缺刻(鸡爪型),顶叶浅绿,叶片绿色,叶片中等大小,叶脉绿带紫色,茎绿色,柄基紫色,薯块纺锤形,皮红色
1、豌豆豆荚大,肉厚,豆荚翠绿,脆嫩可口,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上很畅销。 栽培菜豌豆是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途径之一。 但传统栽培一般为犁播,不搭架,通风透光不好,易感白粉病,易倒伏,产量和品质均较差。 采用条播搭架栽培后,解决了通风透光及倒伏问题,减轻了白粉病的发生。 从而提高了产量,改善了品质,且方便管理和采收。 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地块选择与整地。 选择向阳,排灌方便
”军事行动 二、对号入座 科。 网 ] 三、材料解析题 材料一 “恨不抗日死,留作 今日羞。 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 材料二 “每念家仇国难,丛集一身,早想拚此一腔热血,洒向疆场 !” 材料三 “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 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 请回答: ( 1)上述材料各出自何人之口 ( 2)材料一中的人物为抗日进行了什么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