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冬季反季节栽培经济效益高内容摘要:

1、宜在恒温稳湿环境中生长。 冬季在保温能力好的温室大棚中反季节育草菇经济效益较高。 配培养料按棉籽壳 68、稻草 20、尿素 1、石灰 6、碳酸钙 3、草木灰 2,或废棉花 77、稻草 10、麦麸5、石灰 8的比例配合培养料。 采用二次发酵法,先将棉籽壳曝晒 34 天,用石灰水调至含水量 7075、 78,放在室外堆积 3 天,然后将培养料移入室内,保持料温 7010 小时。 适期播种培养料发酵结束后调节含水量至 65、为 9,料温降至 35时播种。 采用条形铺料撒播法,将 80 厘米宽的畦分成 5 条,各条宽 16 厘米,中间一条填肥土,两侧填培养料,每平方米用料 10 公斤,铺好后稍压实,将菌种撒在料 2、面上,用种量为料重 46,再在菌种上撒一层培养料,并在两条培养料外侧各贴覆 56 厘米的肥土。 播种后关闭菇棚,使棚温保持在 3035,3 天内不开门窗维持高温高湿环境,以利于菌丝萌发。 以后每天通风换气 2030 分钟,45 天后喷少量水,促进菌丝生长。 6 天后菌丝长满培养料时供足水,加强通风换气和透光,促进子实体形成。 8 天后菌丝开始扭结现蕾时,控制浇水,使料面保持干燥,以增加结菇和减少死菇。 出菇期管理菇蕾形成时加强通风,以排除废气和调节室温,保持室温在 3234,空气相对湿度在 8590,减少喷水量,增加喷水次数。 播后 1315 天采收第一潮菇,产量占全部产量 6070。 每一潮菇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在保持菇房温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喷水保湿,将 调至偏碱性,促进菌丝恢复生长。 补水时可补施 素液等肥液,以促进子实体发育。 7 天后采收第二潮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