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的露天栽培新技术内容摘要:

1、培草菇,主要用稻草。 也可以用甘蔗渣、玉米秸秆等植物纤维素较多的物质。 因为草菇的栽培料来源比较多,成本也较低,而且栽培技术比较简单,经济效益很高。 每 100 公斤稻草,从接种到出菇,只要 12 天,整个生产周期不过一个月,就可收鲜菇 20斤。 这样每 100 公斤的栽培料可创造产值 60菇是一种喜高温高湿的真菌,菌丝生长所需的温度为 20但以 25适宜,子实体可在 34围内生长发育,但以 38最适宜。 根据它的生物性,种菇最适宜的季节一般可以分为两期:立夏至小暑之间栽培的,称为春菇;立秋至白露栽培的,称为秋菇。 各地气候不同,但只要当地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就可栽种,如果室内环境条件能人为加以控制,一 2、年四季均可栽培。 以稻草、花生藤、甘蔗渣及玉米秆为栽培料,均要求新鲜,干燥,无霉烂变质,无病虫害侵染。 使用稻草,收集时应把一捆稻草在穗茎部位用稻草扎紧,然后把稻草松摊开晒干,收藏备用。 可充分利用田头、山边、河岸、路旁、庭院四周空闲地作野外菇场,但要靠近水源,地势稍高,便于稻草浸水和管理时用水及防止雨季积水。 春末秋初,应选择向阳的场地,夏季,应选择林荫或瓜棚底下或室内栽培,也可利用牛舍、山洞、地下室作为栽培场所。 在所选择的场地上,先开好畦面的排水沟,然后整理菇床,翻土 15米深,经 1日晒后,打碎土粒,除去杂草。 把畦面整理成龟背状,高约 15 厘米,中央略压实,两旁稍松。 菇床宽 ,长约 5,床距 3、70 厘米,整好菇床后,可灌水使土壤湿润,并喷洒农药,驱杀蝼蛄、跳甲虫等地下害虫。 栽培时,在菇床距哇边 7 厘米的地方,撒上一圈土肥(稻草头连土烧成的火烧土,或山上草皮烧成的火烧土),幅宽 10 厘米左右。 然后沿着土肥圈上,堆放第一层浸水后的草把,堆放时,草把的弯曲部向外,穗头蒂朝内,一把一把地紧靠,并压实,使外缘整齐。 堆放完第一层后,就在这层草把距边缘 6 厘米处,按上述方法,撒一层土肥,并把草菇菌种播于土把圈上面。 接着进行第二层草把堆叠,同时进行施肥,按照同法连续叠 5,建成草堆。 草堆用草数量,一般夏季每堆 100斤稻草为好,春秋季节每堆 150斤为宜。 每100 公斤稻草需要播草菇菌种 4。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