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上我看商鞅变法--探究活动(一)同步练习内容摘要:

为中央档案馆提供。 注释为中央文献研究室所作。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 于沦亡之惨也。 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 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 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 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 ?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 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 ?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 商鞅之法,良法 也。 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纪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 ?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 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 ?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 ?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 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 民是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