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两段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名兰花菇、苞脚菇。 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在炎热的夏季,用几枚草菇做汤食用,风味独特,别具一格,食后回味无穷,深受消费者欢迎。 草菇生长季节为 6,是一种生长快,产期短,见效快的品种,从播种到出菇 8。 采用两段栽培新技术,每 100 公斤原料 40 天可产鲜菇 50 公斤,产值 300。 草菇两段栽培技术系笔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借鉴平菇覆土能显著增产的原理,试验成功的一项实用高产新技术,采用此法,经多年大面积推广,产量与传统的堆栽,畦栽及压块栽培法相比可提高 1,生物效率平均达 58%,最高达65%,现将此技术介绍如下:一、优选菌种。 所选品种以草菇 粒型)、35(中粒型)为好。 上述品种具有大而圆整,菇 2、潮密,产量高,既可鲜销,又适宜加工制罐等特点。 所用栽培种菌龄应掌握在 15为宜,老化菌种很难夺取高产。 二、原料处理。 选用金黄色、干燥、无霉变的稻、麦草,暴晒 2,用机械或牛拉石磙将草茎反复碾压成柔软似棉的草屑状。 配方:稻草或麦秸 100 公斤,另加干牛粪粉 10 公斤、草木灰 5 公斤、麦麸或米糠 3 公斤、复合肥 1 公斤、石膏粉 2 公斤,配料时,将各种辅料混合均匀后,用 1:500 倍多菌灵液预湿,然后与草料混均匀,再用 5%石灰水(干料比)将草料反复预湿,使含水量达到 70%,用手紧握料,指缝间有 5水下滴为宜。 为 12。 然后建堆发酵,覆膜保温保湿。 待料温升高至 60以上后保持 24 3、小时,翻 1 次堆;料温再次升高至60后保持 24 小时,当料呈棕褐色,并有大量白色放线菌时摊堆降温,均匀喷入 菌灵药液于料内,充分拌合均匀,发酵期为 7。 三、装袋发酵。 栽培袋宜选用 50 厘米24 厘米米(长宽厚)的低压聚乙烯袋,先用绳系活结扎紧一端袋口,在袋底播一层菌种,装一层料,再播一层菌种,装一层料,料面用菌种封面,共装 2 层料,播 3 层种,最后用绳扎紧袋口,料应装得松紧适度,边装边压实,每袋约装干料 800 克,总播种量 15%,接种后把袋摆放在清洁通风的室内发酵,堆码 1,每袋间距 20 厘米,室温掌握在 32左右,空间相对湿度 70%。 菌种成活定植后解松扎口绳,增加袋内氧气, 4、促进菌丝生长。 在适温条件下 10 天左右菌丝可满袋,料面产生粉红色厚垣孢子后,进入出菇期。 四、整地建场。 可利用房前屋后、田头地尾、各种树林或瓜豆棚下等地建场出菇。 要求地势平坦,近水源,清洁卫生,排灌方便。 选定后,翻土 5米深,打碎,捡出杂草树根石块等物,做成宽 1 米,围埂高 20 厘米,长不限的畦床,并用 5%石灰水将土淋湿。 再喷 1:800 倍敌敌畏后覆膜 24 小时,杀死土中病虫害。 五、脱袋出菇。 把已长满菌丝的菌筒脱袋后平摆在畦床内,每筒间距 5 厘米,空隙用肥土填满(肥土配方:菜园土 加草木灰 5%、复合肥 石灰粉 2%),肥土预先用 1%石灰水预湿到手握成团,触地即散,米厚。 一厢结束后,用竹片搭弓形棚覆压薄膜和草帘保湿遮光,膜内温度保持在 30湿度 90菌筒覆土后,2 天菌丝即可长入土层,5、管理与采收。 菌筒覆土后,每天应喷水 1,保持土层呈湿润状态,并适当通风换气。 菇蕾大量形成后,每天喷水 2,水温应与自然温度持平,风应缓慢进行,保持床面湿度稳定,幼菇生长 3后,当菌幕即将破裂,菌幕内的菌盖未展开时及时采收,采收时采大留小,轻摘轻放,及时出售或加工,每采收完一潮菇后,应向料面喷 合肥液,待 3 天后二潮菇可现蕾,一般可收 4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