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栽培中生长异常原因与预防措施内容摘要:

1、湿的草腐生菌,栽培技术易掌握,成本低,收益快,是食用菌中收益最快的一种。 但草菇播种后,在其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 为此,发现后要及时查清原因,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 现将草菇生长中易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以供草菇种植者参考。 一、菌丝萎缩一般情况下,草菇播种后 12h 左右,菌种块就应该萌发,并开始向料内生长。 如果播种后 24h,菌丝仍未萌发或仍不向料内生长,就可能是菌丝发生萎缩。 )高温烧菌当培养料内的温度长时间超过 45时,就会使菌丝萎缩死亡。 (2)药物影响草菇对农药十分敏感,播种后,有的菇农为了防病杀虫喷洒了农药,致使菌丝因药害而萎缩。 (3) 2、缺氧窒息培养料含水量过高(超过 70%),或塑料薄膜覆盖过严,使草菇菌丝因缺氧窒息而萎缩。 (4)氨气为害培养料内尿素添加过量,或田内化肥含量高,挥发出来的氨气散发不了,即对草菇菌丝造成危害。 (5)菌种低劣菌种的菌龄太短或太长,生活力弱,抗逆性差,在环境条件不适宜的情况下即萎缩。 (6)温差过大草菇的菌丝对温差较敏感。 如白天气温在 32以上,夜间在 28以下,喷重水后,即会发生菌丝萎缩。 (7)发生害虫培养料中发生害虫,由于害虫的咬食为害,致使菌丝萎缩。 现菌丝萎缩,应及时找出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并补种新种,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具体措施有:(1)防止高温露地阳畦栽培,最好搭简易的遮阳棚,防止中午高温时 3、烧坏菌丝。 培养料堆制时,料温要达到 75左右,翻堆 2次。 进床时铺料厚度视季节而定,早春及晚秋温室栽培时铺料厚度宜厚一些。 (2)不用农药防病虫要在处理原料时就办妥,播种后不能再向料面施药。 (3)水分要适当播种时培养料含水量以 62%左右为宜,以用手紧握料有 12滴水珠从指缝中渗出为度。 在培养料水分及气温偏高的情况下,应将覆盖在料面的薄膜撑起些,以利通气。 (4)预防氨害尿素的添加量不能超过 而且要在堆料时加入。 (5)选用优质菌种草菇菌种以菌龄 1520d,菌丝分布均匀,生长旺盛整齐,菌丝灰白有光泽,有红褐色厚垣孢子,无杂菌、无虫螨为好。 菌龄超过 1 个月的不宜使用。 (6)依温度用水培养料的调水, 4、要根据当时的气温灵活掌握,喷水的水温要与气温基本一致。 (7)搞好环境卫生,注意防虫栽培场地要远离禽舍,材料要干净无霉,用前暴晒 23d,菇房彻底消毒,以杜绝虫源。 二、菌丝徒长在发菌阶段,料面形成大量白色绒毛状气生菌丝为菌丝徒长现象。 菌丝徒长后,不能及时转入生殖生长,现蕾推迟,成菇少,产量低。 床内温度高、湿度大、二氧化碳浓度高,刺激了菌丝徒长。 般23d 后根据菌丝生长情况,白天应定期揭膜,以适当通气和降温、降湿,促使草菇菌丝往料内生长。 三、菌种现蕾这是草菇接种 23d 后,裸露料面的菌种上出现白色菇蕾的现象。 种受光刺激,使一部分菌丝扭结,过早形成菇蕾;用菌龄过长的菌种,也容易在菌种上过早产生菇蕾 5、。 种后菌种上覆盖一薄层培养料,不使其外露;棚上覆盖草帘,使棚内光线偏暗,有利于菌丝萌发和吃料。 四、脐状菇草菇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外包膜顶部出现整齐的圆形缺口,形似肚脐状。 此现象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 氧化碳浓度过高的出菇场地。 氧量增高,管理上应定期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即可有效地防止脐状菇的发生。 五、子实体长白毛在草菇子实体表面,长出白色浓密的绒毛。 影响子实体成熟,甚至引起子实体萎缩死亡。 氧、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抑制了草菇的生殖生长,激发了其营养生长。 持清新空气,白色绒毛可自行消退。 六、菇蕾枯萎在实践中常见到菇蕾枯萎死亡的现象,特别是第 2 潮菇发生后,枯萎更为严重。 菇蕾枯萎不仅导致草菇减产, 6、严重时颗粒无收。 )菌种退化菌种无性繁殖(转管次数)过多,栽培种菌龄过长,菌种老化,生活力下降,致使菇蕾因营养不足而枯萎。 (2)环境不适宜温差变化大,形成的菇蕾因受冷害(20以下)停止生长而枯萎;高温季节,菇蕾因高温、高湿、通气不良,呼吸困难而枯萎;菌丝过早形成菇蕾,营养供不上而枯萎;菇蕾因严重失水而萎缩。 (3)管理不善堆料不紧实,菌丝松散,菇蕾因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枯萎;盛夏季节,喷了低于 20的井水或 40以上的热水,造成温度变化而枯萎;培养料变酸,菌丝生长很弱,造成菇蕾枯萎;采菇时牵动了旁边正在生长的菇蕾,因终断营养而枯萎。 (4)病虫为害害虫、螨类啃食和伤害菇蕾而枯萎;残留菇脚引起的软腐病, 7、导致下潮菇蕾枯萎等。 )选用优质菌种要求适温保存,栽培种菌龄在 1 个月以内,纯净,绝对无杂菌等。 (2)科学管理草菇的幼蕾是个敏感时期,维持菌床和菇房内较稳定的温度,相对恒定的空气湿度、新鲜的空气和适度的光线是高产稳产的技术关键。 出菇期间,棚内的气温以 2832为宜,料温以 333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宜达 90%,料含水量 65%左右。 补水时喷头朝上,雾滴要细,注意水温与棚温一致,以免伤害幼菇。 喷水后要通风,不见水汽后再关通风口,要求光线偏暗,光照度 50100宜。 采菇要轻轻扭摘,切忌用力硬拉,以免牵动周围菌丝,丛生菇要一齐采摘,不宜采大留小。 (3)调好 堆料前用2%3%新鲜石灰水泡料,堆好的料 要在 9 左右;采菇后,喷 1%的石灰水,以保持料堆 在 8 左右。 (4)防治病虫原料要新鲜、充分干燥、未变质,并在阳光下晒过场地要干净卫生,可预防病、虫、杂菌的发生。 堆料时加 3%茶饼粉有防治虫害的效果。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