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1、 栽 培 技 术草菇栽培起源于我国华南地区,至今有 200 多年的栽培历史。 草菇不仅肉质肥嫩脆滑,味道鲜美,而且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体必须氨基酸、维生素 C。 常食草菇,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还有一定的抗癌治病、降低血浆胆固醇、降压作用;又是糖尿病病人的良好食物,是一种既可口又保健作用的食物,在国内外市场上极受欢迎。 栽培草菇经济效益显著,一般投入和产出比可达 1:23,是一项很有发展前景的产业。 一、草菇的形态特征草菇形态可分为菌丝体与子实体两大部分。 菌丝体用肉眼观察为浅白色,半透明、丝状、有分枝,子实体刚形成时为白色光滑小点,1 到 2 天后形成菌蕾,3到 4 天后菌柄伸长 2、,菌盖突破菌托,成为一个成熟开伞的子实体。 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和菌托四部分组成。 二、草菇的生活条件1、营养:草菇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氮素和各种矿物质,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维生素。 如糖、淀粉、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有机氮和无机氮;钾、磷、钙、硫、锰、镁等矿物元素。 一般而言,草菇所需的营养物质,可以从棉籽壳、废棉、稻草、牛粪、麸皮、米糠、甘蔗渣、土壤中获取。 2、温度:草菇属高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 2040,最适为3235,低于 20生长极微弱,10停止生长,5以下或 45以上菌丝很快死亡。 子实体发生的温度范围为 2535,最适为 2833,低于 20或高于 35对子实体的生长 3、发育不利。 草菇是恒温结实型菌类,在子实体形成发育期,对外界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 忽冷忽热的气候,对子实体生长极为不利。 栽培季节要求气温稳定在 20以上,否则产量不高不稳。 3、水分:水分不足造成干旱,产量不高。 水分过多通气不良,抑制呼吸,导致菌丝及菌蕾大量死亡。 实践证明培养料的含水量在 60%65%适合草菇菌丝的生长,最高不得超过 70%。 子实体发育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达到 85%90%,高于95%草菇易腐烂,而且容易感染杂菌,80%以下,草菇生长迟缓,表面粗糙,缺乏光泽,产量低。 4、空气:足够的氧气是草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 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累太多,常因呼吸受抑制导致生长停止或死亡。 因此,在 4、栽培时应选择空气缓慢对流的场所。 通风太大,水分容易散失,对草菇的生长也不利。 5、酸碱度(草菇喜偏碱环境。 草菇担孢子萌发,酸碱度以 宜。 菌丝对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广,均可生长,子实体生长适宜养料配方时以 为宜。 6、光线:菌丝生长不需要光线,直射阳光反而会抑制菌丝的生长。 子实体的形成和发育需一定的散射光。 光照较强烈,子实体颜色深黑而有光泽,健壮,抗病力强,组织致密;光照不足,子实体灰色而暗淡,甚至白色,菇体组织也较疏松。 但强烈的直射光对子实体有严重的抑制作用。 因此,室外栽培草菇必须覆盖草帘。 三、草菇的栽培技术1、栽培季节的确定根据草菇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和本地的气候特点,室内床架栽培,下旬至 9 月上 5、旬;室外塑料中棚或大棚栽培播种期应选择在 7 月上旬至 8月下旬。 一般“出梅”后,开始堆料。 草菇生育期短,从播种到采收完毕一般约一个月,故在同一栽培场地可连续栽培 23 茬。 2、培养料配方和堆制棉籽壳、废棉、稻草均可栽培草菇,但要求新鲜无霉变。 在堆料前曝晒 23 天,以杀死杂菌及害虫。 拌料时加 5%的石灰粉,石灰粉兑成石灰水进行拌料。 拌湿的棉壳或废棉堆成高 1 米、宽 、长不限的堆,稍拍实,用竹杆打几个孔,利于通气,促进微生物的活动,而后盖上塑料薄膜,第三天翻堆一次,共堆置56 天。 在播种前加入 菌灵。 多菌灵兑成药液用喷雾机喷洒,边翻料边喷,力求均匀。 堆制好的料要测定 ,如果 不到 8,要求用 6、石灰水调节,使培养料的 达到 89。 3、搭棚做畦选择地势高,排水方便,近水源的地建棚。 棚顶高 ,宽 2 米,长 8 米左右,棚内中间留 宽、深的走道,两边各留 宽作菇床,用毛竹片搭架,上盖农膜、草帘。 棚外四周开好排水沟。 播种前菇床用 5%石灰水泼浇消毒。 4、播种及管理将堆制好的培养料铺在床面上,每平方米用 2530 斤,视温度而定。 如气温高,料稍薄,气温低,料可厚些。 料铺成垄式或波浪型。 菌种采用撒播,用种量 10%,也可按平方米计算,每平方米用菌种 2 袋。 播种后稍压实,盖上薄膜,保温保湿。 发菌期的管理主要是协调好通气与保温、保湿的矛盾。 草菇是好气性真菌,需氧量较大,故覆膜的天数一般掌握在 2 7、3 天。 如果料温超过 36要揭膜通气,料温在 36以下,每天通气 23 次,每次 时。 为了便于管理,播种后 45 天(菌丝布满床面),进行覆土,土层 1右,即不露出棉壳为宜,土粒要细。 覆土后,用 1%石灰水澄清液喷浸,经常保持土粒湿润。 一般播种后第八到第十天,原基形成。 草菇形成后,不能直接向菇体上喷水,向空中或地面喷水或浇水,使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85%以上。 5、采收及转潮管理草菇生长速度快,一般从原基形成到采收只需 45 天。 待菇体基部开始伸长,未破苞膜时采收,在采收盛期,一天要采收两次。 头潮菇一般生物转化率达到20%。 草菇由于菌丝生长快,老化快,一般采收 23 潮,总生物转化率在 3040%。 第一潮菇采收结束,要及时清理床面,挖掉死菇、菇柄。 然后喷洒 1%石灰水,以调节培养料的 及增加料的含水量,覆膜 12 天,一般 57 天后出第二潮菇。 出菇后管理同上。 6、草菇提早、延后栽培选择保温性好的房屋或泡沫房、棚作为栽培场所,有利于增温、保温。 采用煤或煤饼作为加温燃料。 采用管道加温,注意将燃烧废气排出室外。 采用层架栽培,补充水分,加强保温与换气管理。 其他管理技术同常规草菇栽培。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