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的病害防治(茶紫纹羽病)内容摘要: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紫纹羽病)分布及为害症状:分布于全国各产茶区,但在华北和华东发生较普遍。 此病主要发生于苗期及成株期,为害根部或根颈部,先是须根腐烂,呈褐色或黑褐色,然后蔓延到侧根,腐烂后呈紫褐色,病斑表面布满紫褐色丝状物,病根表面上有半球形的颗粒状茵核小茎基部加厘米硝常被紫红色的苗丝包围,质地柔软;易剥落,根部皮层也易剥落,严重时地上部分萎蔫,新梢发芽减少,病株枯死。 发生时期及流行条件:一般在高温多雨的春夏之交或夏秋之交发病较重,凡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土壤过度干燥的茶园易发病。 此病菌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随农事操作;雨水、地下害虫及根部接触而传播蔓延,调运带菌的苗木和土壤时也可进行远距离传播,连作和前作感病的作物也易发病。 防治方法: 选用无菌健苗令发现病苗及时挖除烧毁,工具用后洗净,然后对其余健苗用 20的石灰乳液浸 l 小时,或 50的多菌灵 稀释液浸根半小时后再种植。 排水不良及水位高的茶园注意排水,涝前应挖好排水沟。 前期种过红薯、马铃薯和果树且曾发生此病的土地,要用 70的五氯硝基苯消毒,每 667 平方米用 克加细土进行拌土消毒,或用福尔马林 30 倍稀释液浇灌土壤,发病初期用高锰酸钾或多茵灵 1000 倍稀释液浇灌根颈部。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