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练习题内容摘要:
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材料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 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 ,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 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 是通过深化改革与探索 ,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 、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 是全民奋起 ,艰苦创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1)材料一中 “一九七九年 ,那是一个春天 ”中的 “春天 ”喻指什么 ?“一九九二年 ,又是一个春天 ”指哪一事件 ?它有何重要意义 ? (2)材料二中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3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确立与发展练习题
相关推荐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中大豆 1、品种来源。 是中国科学院 1998 年从国外引进的一个超高产大豆新品种。 2、特征特性。 生育期 125 天,株高 80120 厘米,长势强、分枝多、主茎突出、侧枝粗壮,结荚部位低。 一般单株分枝 520 个,株结荚 300500 个,稀植情况下最多可达 1500 个,产净豆 斤,高的可达 斤。 角灰黄色,每荚23 粒,子粒金黄色,光泽度好,圆粒,豆脐浅褐色,百粒重
小平 材料二 邓小平视察深圳后题词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 材料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 (1)根据材料一 ,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 对外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 ? (2)材料二中邓小平说 ,“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请以深圳取得的成就为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二 ,指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国有企业的 “松绑 ”是怎样进行的。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1)材料一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 材料二 下图为人民群众高举 “人民公社好 ”标语牌。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 大陆不派人驻台 ,不仅军队不去 ,行政人 员也不去。 ——《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1983年 ) 材料二 努力实现和平统一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 ,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 “台湾独立 ”的图谋的。 ——《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材料三 2017 年 4 月 13 日
支配收入比 1990 年实际增加了一倍多。 城乡居 民收入增长更为突出地反映在储蓄存款的变化上。 1989 年底,城乡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刚过 5000 亿元,目前已超过 8 万亿元。 恩格尔系数是指购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它是用来判断国民生活水平的国际指针。 1990 年,中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是 %和 %。 到 2020 年,中国城乡居民 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 50%
D.④①②③ 16.邓小平理论是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首次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称谓是在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7.近 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独立和富强之路。 但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 下列人物与探索的道路对应不正确的是 ( ) A.康有为 —— 走 日本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