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同步测控内容摘要:
握选项的共性和特性。 题目中的四部作品是明清时期的著名古典小说,要求归类,所给内容限制是“不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思想”,解答时既可以从肯定方面入手,也可以从否定方面入手,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都要以对 这些作品的内容有大致了解作为基础。 例 2 ( 2020年河南中考)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情况,应 查阅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C.《农桑辑要》 D.《梦溪笔谈》 思路解析:本题通过创设新情境,考查知识的记忆、 分辨能力。 C、 D两项不在明朝,B项是药物学著作, A项才是 “手工业生产发展”方面有详尽记载的书籍,故本题答案为 A项。 答案: A 黑色陷阱:解答本题,容易犯两种错误:一是审题不严密,忽视“明朝时期”的限定,从而误选 D 项;忽视“手工业生产”,误选 B 项医药和 C 项农学书籍。 二是基础不牢固,不能确定各类著作的内容。 明清时期出现了几部总结性的科技著作,涉及医药、农学和手工业,由于书名都是四 个字,里面都有大量插图,比较容易混淆 自主广场 ●我夯基 我达标 1.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记忆能力。 四个选项都是中国古代杰出的 医学家,除华佗外,都有著作留世,写成《本草纲目》的是李时珍。 答案: A 2. 明清之际,显露出一些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是指 ,注重运用数理方法 思路解析:近 代科学研究的特点是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而传统的研究方法是依靠经验和实际应用。 答案: D 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人物的记忆能力。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答案: C 4. 吴承恩创作的神话小说是 A.《三国演义》 B.《牡丹亭》 C.《西游记》 D.《水浒传》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知 识的记忆能力。 解答此题可用两种途径,一是通过作者吴承恩来记忆,另一种途径就是分析四部作品,属于神话小说 的只有《西游记》 ] 答案: C 5. 以农民起义为题材创作 的长篇小说是 A.《水浒传》 B.《牡丹亭》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重要历史知识的记忆能力。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以农民起义为创作题材的寥寥无几,只有《水浒传》。 答案: A 6. 明朝时期,文学的主流是 思路解析: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学主流。北师大版历史七下第22课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同步测控
相关推荐
什么吗。 它们各自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12.材料一 1858 年他发表了 一篇题为《裂开的房子》的演说,他把南北两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局面比喻为“一幢裂开的房子。 ”他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 ”他的演说语言生动、深入浅出,表达了北方的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愿望,因而为他赢得了很大声誉。 1860 年,他当选为美国总统。 材料二 “
海居 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 2: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 《论南洋事宜》 材料 3: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 „„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
包 括: 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 2020江苏省苏州市) ,向海南黎族人民学习先进的棉纺技术,后成为杰出女纺织能手的是 ( ) ( 2020湖北省恩施市) 5月 12日,四川汶川发生 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 2020 年湖北省咸宁市
三、课堂延伸 宋词知多少。 1、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 病 死常州。 与父洵弟辙,合称 “三苏 ”。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 擅长行书、楷书。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 “宋四家 ”。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于掌握。 例 2 阅读下列材料: 朝廷宠幸黄教僧侣,并不是要尊崇黄教来企求幸福吉祥。 只是因为蒙古各部落长久以来信奉黄教,所以通 过宗教来进行教化,使他们诚心归附,从而可以守卫边疆,维护王朝统治,这就是改变他们的行政管理体制但不改变他们习俗的统治之道。 —— 昭梿 (lian)《啸亭杂录》 请回答: 通过以上材料,你怎样看待清朝前期的民族政策。 除去以上方式外,清朝加强与各民族联系的方式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