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试题2内容摘要: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来验证这种做法的有效性 . ( 1)你选 用的器材,除了足够的 泥土外,还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简述实验步骤: [来源 :学 _科 _网 Z_X_X_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 :学科网 ZXXK]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请你用物理知识说明透明塑料薄膜能提高土壤温度的道理(两点即可) .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试题2
相关推荐
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 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____和 ______,反映的一个共性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13】盛满水的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不会被烧坏,但没有盛水的空铝壶放在燃气炉上加热就会被烧坏,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这是什么原因。 【例题
后变小 7. 用图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 600N 的重物时,人手实际需提供的拉力应该是 ( ) A.小于 200N B.等于 200N C.大于 200N D.大于 300N 8. 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 ,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B. 前臂是省力杠杆,
一支铅笔跟它在平面镜中的像在一条直线上,它跟平面镜的夹角应是( ) A. 10 B. 30 C. 45 D. 90 4.调节手电筒使它发出的光会聚成狭窄的光柱(亦称“收光”) 实际上是把灯泡的位置调节到凹形反光镜的( ) A.焦点前方 C. 焦点处 5.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 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 B,如图 513所示。
) 反射使原声增强 错误 的是 ( )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 的音色不同 ,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 415),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 下列说法 错误
B. 30 C. 45 D. 90 4.调节手电筒使它发出的光会聚成狭窄的光柱(亦称“收光”) 实际上是把灯泡的位置调节到凹形反光镜的( ) A.焦点前方 C. 焦点处 5.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平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 燃的 蜡烛 A,在玻璃板后放上另一支相同的蜡烛 B,如图 513所示。 移动后面的蜡 烛 B,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的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