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污水厂出水和污泥的 质量 ................................................................................................................64 噪声对居民无影响 ............................................................................................................................65 第七章 消防及职业安全卫生设计 ..........................................................................................................66 消防设计 ............................................................................................................................................66 职业安全卫生设计 ..........................................................................................................................66 负荷计算表 ...............................................................................................................................................68 设备一览表 ...............................................................................................................................................75 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 明书 1 第 1 章 概述 据、设计范围和设计原则 设计依据 锦州市关于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进行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设计的委托书。 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 1999 年 11 月编制的《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辽宁省计委《关于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污水厂厂址 1:500 地形图 辽宁省第一测绘院 拟建锦州市污水处理厂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地质矿产部辽宁工程勘察院。 滴水壶处 50 年一遇洪水位 米 设计范围 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的主要内容由污水截流干管及污水处理厂两部分组成。 污水截流干管主要包括小凌河北岸截流干管及其附属设施。 此部分工程设计由锦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负责完成。 滴水壶污水处理厂工程:主要内容是建设一座日处理规模为10 万 m3/d 的污水处理厂。 此部分工程设计由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 明书 2 研究院负责完成。 设计原则 根据《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锦州市水污染现状,在确保处理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力求污水治理工程方案最优,污水处理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根据国家和地方财力,在充分考虑近、远期结合的前提下,确定工程的分期和适宜规模,使资金在短期内发挥最佳作用。 彻底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好污泥的二次污染。 工程设计中既要工艺先进、技术可靠、耐冲击负荷能力强、能实现自动监测、自动控制,又要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减少运行费用。 因地制宜,尽量减少占地。 总图布置尽量紧凑和谐,总体布局优化合理。 功能分区合理,绿地面积适宜。 机电设备的选用力求先进可靠,高效节能。 根据锦州市城市建筑总体规划和污水厂所处环境,污水厂将建设成为一座建筑造型优美、环境幽雅的 花园式工厂。 城市概况 地理位置及自然情况 锦州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渤海北岸、沈山铁路及公路在市区穿过,地处东经 120176。 4′至 122176。 31′,北纬 40176。 48′至 42176。 8′之间,南临辽东湾,是辽西走廊的重要的组成区域,是关内外的交通枢纽和军事重地。 锦州市辖两市、两县、四区及 15 个重点城镇、 24 个一般建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 明书 3 制镇。 市域面积 10301 平方公里,人口 300 万。 锦州市中心城区--古塔区、凌河区、太和区,是全市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20xx 年,中心区面积 51 平方公里,人口 万人。 城市发展方向 为以老城为依托,以疏港公路为轴线,向南发展。 并逐步向锦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 锦州市三面环山,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城区西北部地面海拔高程 65m 左右,铁路两侧 30m 左右,小凌河由西北向东南流经城区,最后流入渤海,小凌河左岸为主要市区,右岸为太和区。 女儿河、小凌河同时穿越锦州市市区,百股河从城区东部流入小凌河;小凌河为最大河流,其发源于朝阳县的助安喀喇山,河流全长206 公里,流域面积 5480Km2,流经朝阳、北票、锦西、义县、兴城、锦州和锦县等十个县市,在锦县南部入渤海,河道平均比降。 女儿河 发源于兴城县叶家屯,全长 134 公里,流域面积 1540Km2,河流比降。 在锦州市南部太和区与小凌河汇流。 百股河主流发源于锦州市北红石砬子一带,全长 30 公里,流域面积 317Km2,与小凌河在紫荆山处汇流。 气象水文 锦州市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季多风干燥,夏季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温暖而潮湿,秋季温润凉爽,冬季受蒙古和西伯利亚高气压带控制,寒冷干燥。 年平均降水量约 550 毫米,年平均气温 8℃。 本地区气候主要受季风影响,主导风向夏季为南风、西南风;冬季北风、西北风。 地震裂度 6 度。 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 明书 4 经济特点 锦州市是以石油、化工为主,冶金、机械、电子、轻纺、医药、建材为重点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是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锦州港、机场的建成使锦州市形成了立体交通网, 1998 年工业产值 亿元(按 90 年不变价〕。 排水系统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排水系统现状 锦州市城区排水系统始建于三十年代,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建设,到目前已拥有城市公共排水管道 206Km,其中干管长 ,支管长 37Km,暗渠长 ,排水服务面积 平方公里,小凌河以北排水管网普及率 90%,市区污水排出量约 10 万 m3/d。 锦州市建成区面积 51 平方公里,小凌河由西向东横穿锦州市区,南部有女儿河,东部有百股河汇入小凌河。 铁北地势起伏较大,铁南地势平坦,总的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 太和区中间有东西向的隆起地带,呈东西走向,形成一个天然分水岭,分水岭的南北自成排水系统,小扒沟以西的污水雨水直接排入小扒沟。 太和区现阶段只在河南路、新乡街、凌西大街有排水管线。 小凌河以北共分为四大排水区,各排水分区均直接排入小凌河。 锦州市现阶段只在铁路桥、百股河处设中间排水泵站 2 座。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规划 与建设不配套 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 明书 5 锦州市排水系统有总体规划,无排水专业纵断规划,在建设实施过程中,只能按照管道的平面位置和汇水面积及附近管道进行纵断设计,无法从总体角度来设计管道的标高,致使排水管道坡度小、埋深浅,汇水面积小。 ( 2)排水设施少、标准低、年久失修,汛期给城市安全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威胁。 锦州市的排水管线仅有 206 公里,排水服务面积只有 85%,尚有15%的地区无排水设施。 锦州市老城区排水系统全部为合流制,当年的设计标准普遍偏低,雨污合流制管渠设计重现期仅为 年。 本设计对城区管网进行了核算,雨污水管渠设计重现期 按 1 年计,大部分管渠偏小。 同时,现有排水管渠系统年久失修,特别是近几年渠道淤积逐年增加,更加降低了管道的过水能力,致使汛期无法将雨水在最短时间内排除。 新区太和区规划排水体制为分流制。 排水分区的划定与排水体制 根据中心城区排水系统现状和城市用地布局的调整,按自然地势、地貌条件城南划分 3 大排水分区,城北划分6个排水分区。 城南排水分区 小八沟排水分区 四川路以北,新乡街以西,小凌河河堤以南为小八沟排水分区,规划排水体制为分流制。 二期污水经截流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新 乡街北排水分区 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 明书 6 新乡街以东,开封路以北,小凌河河堤以南为新乡街北排水分区,规划排水体制为分流制。 二期污水经截流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新乡街南排水分区 河南路以南,太原街以东为新乡街南排水分区,规划体制为分流制。 二期污水经截流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城北排水分区 常屯河排水分区 基本为石油六厂排水分区。 士英街排水分区 小凌河河堤以北,红星街以东,士英街以西为士英街排水分区。 规划排水体制为合流制。 污水经截流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人民街排水分区 士英街以东,人民街以西,小凌河河堤以北为人民街 排水分区,规划排水体制为合流制。 污水经截流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卫东街排水分区 解放路以南,小凌河河堤以北,人民街以东,向阳街、锦西街及徐州街以西为卫东街排水分区,规划排水体制为合流制。 污水经截流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五里排水分区 向阳街、锦西街及徐州街以东,小凌河河堤以北,广州街以西为五里排水分区,规划排水体制为合流制。 污水经截流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安居排水分区 广州街以东为安居排水分区,规划排水体制为合流制。 污水经截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 明书 7 流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 城市污水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厂排放 水水质标准达到锦州市环保局对水质要求,其中: COD≤ 100mg/L、 BOD5≤ 20mg/L、 SS≤ 20mg/L、 NH3N≤ 15mg/L。 工业污染源治理 工业污染源治理不在本初步设计编制范围以内,但城市集中污水处理厂要求工厂、企业进行工艺改造,减少污水和污染物排放量,从而减轻污水厂处理负荷,降低维护运转费。 同时要求排放的污水不危害污水处理厂生化处理的正常运行,污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在工厂内进行回收或预处理,不影响污水厂污泥的农业使用。 接收水体 锦州市城市污水均经过排水口直接排入小凌 河,最终排入渤海湾。 小凌河出市区后,河道紧邻锦州市水源地,除部分河水用于水田灌溉外,大部分作为水源地补给水,展布于大、小凌河扇地间的锦州水源地约 730 平方公里,分布 6 个大型水源地,设计总开采水量 万立方米 /日,占锦州市总采水量的 80%,是锦州市唯一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 该水源区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大、小凌河补给。 由于两河污染,使水源地 19 项受检项目中 8 项超标,而且尤以小凌河沿岸地下水受污染最重。 目前该区地下水流从两河向水源地纵深流动补给,以大凌河补给为主,小凌河补给为辅。 目前大凌河上游(朝阳境内)正修建 大型白石水库(蓄水容积 20 亿立方米),一旦向下游泄水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 明书 8 量小于目前大凌河维持补给水量,势必造成水源地水位下降,并由此牵动小凌河补给量增加。 目前小凌河下游又处于污染加重时期,从而加重水源地地下水的污染。 污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渤海湾后,加大了对渤海湾的污染,同时对滩涂养殖业的发展、海洋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污水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辽宁省计委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精神,污水处理厂建在锦州市东南滴水壶处。 污水处理厂近期规模为10万 m3 /d 二级处理。 远期规模为 20 万m3/d 二级处理。 锦州市城市(城北)污水治理工程初步设计说 明书 9 第 2 章 污水水量与水质 、水质 人口发展预测 根据锦州市总体规划文本, 1999 年非农业人口 60 万人(其中城北 万人、城南 万人)预测 20xx 年非农业人口 62 万人(其中城北 万人、城南 万人), 20xx 年非农业人口 64 万人(其中城北 万人、城南 万人), 2020 年非农业人口 万人(其中城北 万人、城南 万人)。 生活用水量预测 生活用水量的预测是根据各规划期的人口,用水 量标准及用水普及率确定的,一是居民直接用水,二是机关、服务行业用水。 1999中心城区供水情况见表 1 99 年中心城区供水情况 单位:万吨 /年 表 1 地区 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自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