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枝条的一部分会变红,变红的部位是 A、树皮 B、所以浸入水中茎的部分 C、茎中的木质部 D、茎中的韧皮部 ,到蒸腾作用散失水分,要经过以下四步,其中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 ) ① 通过气孔散失到空气 ② 根吸收水分 ③ 水分化为水蒸气 ④ 通过导管输送到叶 A、 ① ② ③ ④ B、 ② ③ ④ ① C、 ② ④ ③ ① D、 ① ③ ② ④ 22.在果树的“坐果”时期,果农常常给果树的茎做环状剥皮,这样可以增加坐果量,即 俗话所说的“梨树砍三刀,树枝压弯腰”。 其道理是( ) A、限制了有机物向根部运输 B、限制了水分向茎叶运输 C、限制了有机物和无机物向根部运输 D、防止了害虫的侵害 23. 盐碱地不利于种植农作物是因为盐碱地 ( ) A、容易造成土壤缺水 B、土壤温度过低 C、土壤易于板结而缺氧 D、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浓度 24. 植物吸收水分的动力是 (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受精作用 D、呼吸作用 二、是非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原料。 ( ) 2植物只有地上部分有呼吸作用。 ( ) 2植物在光照下只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 ) 2根毛的形成使根尖的吸水面积增加,吸水功能 大大增强。 ( ) 2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唯一器官。 ( ) 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光强度的增加,蒸腾作用逐渐加强。 ( ) 3通过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是植物适应性的一种表现。 ( ) 3植物叶片出现萎蔫现象是由于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大于根系吸收的水分。 ( ) 3植物体内的导管是相互连通的。 ( ) 3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向上运输的。 ( ) 三、 填空 题 (每空 1分,共 33分) 35.右 图是某晴天的上午,张娟设计 的实验装置,请你据 图回答: ( 1)下午打开口袋 时 ,迅速把一支将熄灭的火柴伸进袋内,火柴复燃 了,说明袋内 较丰富,这是 的结果。 ( 2)傍晚再套上塑料袋,扎。北师大版七上第5章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与燃烟花的所在地约相距多远 ? ,其中 B、 C、 D 为风景点 ,E 为两条路的交叉点 ,图中数据为相应两点间的路程 (单位 :km),一学生从 A处出发 ,以 2km/h 的速度步行游览 ,每个景点的逗留时间为 . (1)当他沿着路线 A→ D→ C→ E→ A游览回到 A处时 ,共用了 3h,求 CE的长 . (2)若此学生打算从 A处出发后 ,步行速度与在景点逗留的时间不变
C.西周 D.西汉 16.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时间是( ) A.公元前 138年 B.公元前 119年 C.公元前 60年 D 公元 60年 17.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是( )说的,他的( )被鲁迅称赞为( ) A.班固 《汉书》“史家之绝唱” B.司马光 《资治通鉴》 “绝唱” C.司马迁
8 86 64 64 100 98 25 69 四、填 cm 还是 m 呢。 (16 分 ) (1)一把小刀长 6( )。 (2)一条围巾长约 97( )。 (3)黑板长约 3( )。 (4)小明身高约 1( )35( )。 (5)铅笔盒长约 22( )。 (6)课桌长约 100( )。 (7)一棵杉树高约 8
一千年。 20.、 “书成换白鹤”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二、识图题(本大题共 22 分) 2 找一找:下面的地图上有错吗。 如果有,看谁能把错误都找出来。 图( 1) 图( 2) 2请认真观察右图《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回答问题: ( 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南迁的原因是什么。 ( 2)南迁移民主要分布在什 么地区。 ( 3)大批北方移民南下,给南方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三、能力擂台(本小题共 10 分
2、埃的吸收和反射作用等,使设施内的光照强度只有室外的 60%满足不了果树生育对光照的需要,必须采取以下措施增加光照:一是建造优型棚室,减少建筑材料遮光。 二是选择高透光的无滴膜,并经常清洗棚膜上的灰尘、杂物。 三是延长光照时间,适当早揭帘、晚盖帘。 四是在温室的中柱南侧、后墙和山墙上悬挂宽 2 米的反光幕,在树冠下铺设反光膜。 3、空气成分调控。 一是降低空气相对温度。 主要措施有提高棚室温度
( 1)( )号兔子跑第一,他后面跟着( )号兔子。 ( 2)1号兔子前面跑的是( )号兔子,后面跑 的是( )号兔子。 三、 看图填空。 大货车应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