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xx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内容摘要:

被财富腐蚀的“爱国精神”,就苍白无力了。 与之相比,古代中国人缺少 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 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 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 —— 摘编自李山《中国文化史》 (1)阅读材料一,简述材料中提到的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不同的社会原则,分别说明其历史影响。 ( 10分) 材料二 15世纪开始,西欧国王把社会控制在自己手中,大权独揽,这就是专制主义,专制王权。 中世纪的混乱消除了,国家就统一了,中央集权就形成了,早期的民族国家形成了。 民族国家是近代历史开始的标志。 经济发 展、社会变化也接踵而来。 专制王权最早出现在西班牙、葡萄牙。 谁先建立专制权力谁就先发展、先强大,所以欧洲最早强盛的是西班牙、葡萄牙,然后是荷兰,再后来是英国和法国,都是早期统一、形成强大王权的国家。 专制王权相对于封建战乱有其优越性。 西方的“发展”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这以后,西方超越了比它先进的东方。 专制王权的出现是西方历史的一个转折点。 因此,专制王权“好”还是“不好”,取决于是否符合时代的需要。 —— 摘编自钱乘旦《西方那一块土》 (2)①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近代早期西方政治格局的变化。 (6分 ) ②你如何看待西方专制王权的“好”与“不好”。 运用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8分 )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三 19世纪末,梁启超写了许多论述国民、国家和民族的文章。 他认为 “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 ”他批评当时“民不知有国 ,国不知有民 ,……今也在国民竟争最烈之时 ,其将何以堪之。 ” 1901 年后,他又提出 “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等主张。 他认为“国家者 ,则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 ,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 ,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 是则民族主义之原动力也。 ”“合汉 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蹠于五大陆之上。 ” 作为 20世纪初思想界的旗手 ,梁启超谋图把国人政治化为一个“民族” ,借以完成他的民族主义理论的建构。 —— 摘编自王春霞《清末梁启超的民族认同历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