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2-2氧气内容摘要:
( ) 思路解析: 鱼虾能够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含有足够的氧气。 答案: C 30 分钟训练 ( ) 思路解析: 氧气能够助燃 ,而氮气、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空气中存在氧气,但 氧气浓度太小而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复燃必须是高浓度的氧气。 答案: B 2.(经典回放 )下图是从空气中分离氧气的示意图: 请你写出从图中所获得的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信息各一条。 组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及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 本题是一道图示情景题,主要考查氧气的工业制法及学生根据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 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是将空气加压降温使之变为液态空气,然后根据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升温分离出氧气。 根据图示信息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构成物质的氮分子、氧分子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这个变化应属物理变化。 由图示还可获得的信息有:氧气(氮气)是由氧(氮)元素组成;氧分子(氮分子)是由氧(氮)原子构成;空气中氮气、氧气的性质保持不变 ;液态氧的沸点比液态氮的高等。 答案: 空气主要由 O2和 N2组成 1 个氧气(氮气)分子是由 2 个氧(氮)原子构成氮气的沸点比氧气低 液化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2-2氧气
相关推荐
答案: A 30 分钟训练 ( ) ,决定了物质有三态变化 ,证明了分子间的间隙是可以改变的 ,就像一粒细沙一样不易 看到 思路解析: 物质的三态变化取决于组成物质的粒子间存在空隙,间隙的改变是物质三态变化的本质;物质的热胀冷缩,表明了物质粒子间存在空隙,温度升高,间隙就越大,反之,距离减小;水分子是微观概念,而细沙是宏观概念,二者没有可比性;冰和水都是由水分子组成的
,死亡将接踵而来。 她该怎么办。 翠茜开始步行,去追赶太阳。 在地球上的话,这相当于一场马拉松。 可在月球上,这只不过算是小跑罢了。 走了十英里之后,跋涉带上了一种轻松的节奏:一半是散步,另一半既像是慢跑又像是一只行动缓慢的袋鼠在蹦跳。 她 最大的苦恼是这一切未免太单调。 低电压警报的鸣叫使她惊醒。 她发现太阳能电池组提供的电流低于正常。 只一会儿她就找出了毛病出在哪儿
例如 两字总领第 ________句。 ( 1分)第⑥⑦句与④⑤句关系是 _______( 1分) 第⑥⑦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几个方面具体解说的。 ( 1分) 例如 两字总领的内容是否属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判断,答案应为 _______。 ( 1分) ⑧句内容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分) “后者”和“前者”所指的具体内容。
或性质的逆命题等角度进行探究, 写出 筝形 的一个判定方法(定义除外), 并证明你的结论. 27. 抛物线 1C : )3)(1( axxay ( 0a )与 x 轴交于 A, B 两点( A 在 B的左侧) , 与 y轴交于 点 C(0,- 3). (1) 求抛物线 1C 的解析式及 A, B 点坐标 ; (2) 将抛物线 1C 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 n( 0n
数作为正方形的边长构造如图所示的正方形: 再分别依次从左到右取 2 个、 3个、 4个、 5 个正方形拼成如下图所示的矩形,并记为 ① 、② 、 ③ 、 ④ .相应 长方 形的周长如下表所示: 1 10B A④③②①3 3 522111111121输入 x 平方 247。 2 答案 百货大楼 若按此规律继续作 长方 形,则序号为 ⑩ 的矩形周长是 三、实验操作( 本题 5 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