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散热器烘芯炉节能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除尘后可直接达标高空排放。 隧道烘 芯炉 环 境治理效果前、后对比表: 年排放量 排放浓度小于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废气 23400 万 m3 3900 万 m3 粉尘 吨 吨 200 mg/m3 100 mg/m3 SO2 吨 吨 553 mg/m3 120 mg/m3 渣油烟 吨 0 80 mg/m3 0 6 建设条件和能源供应 总图 ( 1)厂址位置 XX 市位于 XX 省东南部,与石家庄、邢台两个地区相临。 东靠枣强县,西与宁晋县毗连,西北与辛集市、深县接壤,西南与新河县为邻,南 界南宫市,北隔衡水湖与衡水市相望。 北距北京 360 公里,东距天津 270公里,西距石家庄 120 公里。 XX 出口散热器 有限责任公司 位于 XX 市西郊,距 XX 市区约 1500 米,厂址北侧为 XX 北环路,东侧为铸件厂,南邻乡间公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 2)总平面 14 本项目 利用 2 个旧工房, 布置 2 台新增 烘 芯炉 , 工厂总平面布置见总平面布置图,图号:总 图 可 1。 ( 3) 厂区道路规划 厂区的主要生产工房车行道采用环状布置,满足生产运输和消防的要求。 建筑物均通过引道与厂区道路相连。 主干道宽为 25m,次干道宽为10 米。 主要道路交叉 口转弯半径为 12 米,引道转弯半径均为 6 米。 道路为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 人行道及人行广场以彩色混凝土广场砖铺砌。 ( 4) 保卫及消防 厂区保卫方式采用普通保卫,保卫人员由工厂自行解决。 厂区消防由当地消防大队负责。 现有建筑物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xx),均满足消防要求 ,确保了厂内运输和消防车辆畅通。 建筑 ( 1) 设计依据 设计采用的国家现行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及规定如下: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xx 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xx。 《机械工厂建筑设计规范》 JBJ79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TJ3679。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xx。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96。 ( 2) 建筑设计 本 项目利用原有 工房 ,不新增面积,工房 生产类别为丁类 , 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 原工房设计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要求。 给水与排水工程 给水部分 15 b)用水量 由于本次设计只更换和新增设备,部分设备用循环冷却水,新增设备用水量较少 ,基本与原来持平 , 该项目用水量如下表: 序号 项 目 最高日 用水量( m3) 平均时 用水量( m3) 最大时 用水量 ( m3) 附 注 1 生产用水 2 循环水 3 小 计 4 未预计用水 按 15%计 5 总 计 c)水源 厂区内有两个自备水井,量能达 80 m3/h,能够满足本次改造用水。 d)给水系统 工厂现 给水管网采用生产、生活给水系统和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干管为环状管网。 室外消防采用低压制。 生产、生活给水系统为枝状布置。 厂内设 有 容积为 300 立方米的消防水池一座,并在厂区最高建筑物顶设 10 立方米消防水箱一座,供工厂消防使用。 建筑物内采用消防和生产、生活独立给水系统。 消防管网室内成环。 生活给水管网枝状布置。 e)循环水系统 为节约用水, 现有 部分工艺设备冷却用水及空压机冷却用水采用循环冷却给水系统。 循环冷却供水系统流程如下: 工艺设备→ 热水池→热水泵→冷却塔 → 冷水池→冷水泵 → 16 自动反冲排污过滤器→ 工艺设备 f)给水管材 工厂现 室外消防给水管采用涂塑钢管,法兰连接; 室外生产、生 活给水管采用内外涂环氧复合钢管,法兰或丝扣连接; 室内生产、生活给水管采用外镀锌内衬塑复合钢管,沟槽式或丝扣连接; 循环水管采用涂塑钢管,法兰连接; 排水部分 a)排水系统 目前 厂区排水系统为生活污水系统和雨水系统分流制。 厂区雨水经暗管收集后排至厂外市政雨水管。 厂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室外排水管,排至市政污水管网。 建筑物排水就近排入厂区污水管网。 车间产生少量含油液、清洗液,定期运至厂区污水处理站处理,经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96)中二级标准后排放。 采 暖、通风、供气 设计依据 我国现行的有关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xx 《机械工厂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JBJ109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xx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xx 采暖 本项目地址位于集中采暖地区,按规定 原 建筑物设 有 集中采暖系统。 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a 一般生产车间 14~ 16℃ 17 b 办公室、会议室、生活间 18℃ 通风除尘 铸造 工房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异味及少量余热, 屋面 已 设 有 通风 天窗,墙壁 设通风器,进行有组织的自然通风。 为了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柱上 已 设置壁扇。 本次改造 烘干隧道窑将冲天炉高温废气经余热回收装置,利用换出的热风作为热源,从根本上消除了以前手工单体燃煤烘干炉造成的污染。 电 气 公司目前建有一座变电所,该变电所变压器安装容量为 2X1000 kVA。 本项目新增设备电功率为 240KW,公司电容量能满足要求,不需电力扩容。 电 能计量方面,公司变压器低压总进线柜装设有功和无功电度表 ,主要低压出线回路均装设有功电度表以方便内部考核。 7 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 环境保护 设计依据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机械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BJ1620xx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污染种类及治理措施 本项目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设备及工序主要有:熔炼设备、烘干加热设备。 主要污染源的防护及治理措施分别叙述如下: ㈠ 粉尘、烟尘污染 工业炉窑产生的烟(粉)尘污染治理是该厂最主要环保任务, 18 在选择熔炼设备中优先选择有高效烟气处理的设备,以提高环保的效果,另外对其它的工业炉窑配备专门的高效除尘设备,达到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烘干隧道窑将冲天炉高温废气经余热回收装置,利用换出的热风作为热源,从根本上消除了以前手工单体燃煤烘干炉造成的污染。 采用隧道窑及余热利用系统后,年节原煤 19500 吨,比原手工燃煤炉节约 81%,从而使粉尘、 SO2的排放量比原手工燃煤可减排 81%;间隙使用煤气发生炉时产生的废气再经过文丘里湿法脱硫除尘和离心水膜脱硫净化后烟尘的减排效果显著,脱硫效率可达到 90%以上,废气排放量由原来的 23400万 标立方米 降低到 3900 万 标立方米。 SO2排放浓度可由原来的 553 毫克 /标立方米 降低到 120 毫克 /标立方米 ,排放量由 吨降低到 吨;粉尘排放浓度可由原来的 200毫克 /标立方米 降低到 100 毫克 /标立方米 ,排放量由 吨降低到 吨。 ㈡ 废水污染 a、污水主要为含尘废水、含油废水等及生 活污水。 主要污染物为 SS、COD、 BOD等。 b、厂内建有水集中处理中心,为冲天炉、煤气发生炉提供循环冷却水,冷却水的回水在专用水池经冷却、沉淀、过滤、加药处理后重复使用,水消耗的形式主要是蒸发,基本没有废水排放。 c、为节约用水,厂内采用两套供水系统,分成生活用水和非饮用水系统,食堂、生活区、办公楼供应生活用水,即自备井水。 厕所的水冲式厕所全部采用非饮用水,这些非饮用水采用设备初步处理过的中水,以减少自来水的用水量。 本项目生产及生活废水量比较少,约 20m3/天, 主要污染物为 SS、 COD、BOD等,可直接 经过 公司 污水处理站处理排放,处理后 COD低于 150mg/L、油类低于 10mg/L,均低于国家规定的废水排放标准。 19 ㈢ 噪声污染 本方案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备有风机、冷却水泵等。 ,防止噪声的扩散与传播,对外界的影响很小。 设备生产厂家承诺达到噪声合格的标准,噪音可减少到 40分贝以下。 b、 所有噪声较高的设备均布置在室内,并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考虑基础减振或加罩隔声等措施,以减少噪声外传。 在进行气(汽)体管道设计时,选取合适的气(汽)体流速,以将气(汽)流噪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各种气(汽)流管道的关键部位(如管道弯头处、安全阀排气(汽)管出口处等)设置消声器,用以消声减噪。 c、公司总图布置中,根据地形和各个生产车间的相对位置,综合考虑了声源方向、车间噪声的强弱,充分利用厂区绿化带等进行合理布局,以便更进一步的降低噪声。 劳动安全、职业卫生 设计依据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2801— 1991 《机械工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