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要防小麦倒伏内容摘要:

小麦生长中后期,常常发生局部或大面积倒伏,严重影响小麦子粒灌浆,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 据调查,倒伏麦田每亩平均减产 40 公斤左右,直接影响小麦高产和稳产。 春季小麦倒伏原因,主要是栽培管理措施不当。 如播量过大,返青起身期进行追肥浇水致基部节间过长,特别是第一节间茎秆中糖分积累减少,茎壁变薄,削弱植株抗倒能力。 预防方法(一)科学运筹肥水。 高产麦田一定要及时浇好拔节水、灌浆水,一般不浇返青水和麦黄水。 春季返青起身期以控为主,不施肥浇水,到小麦拔节后(倒 2 叶露尖)再浇水,酌情追施氮钾肥,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使第一节间长在 米、第二节间长在 米,利于抗倒;后期如需浇水,一定根据天气预报,掌握风雨前不浇、有风雨停浇的原则,科学运筹肥水。 (二)推广化控,防病治虫。 在小麦起身期拔节前每亩用 15%多效唑粉剂5060 克对水 4050 公斤喷洒,可有效的控制旺长,缩短基部节间。 也可每亩用 20%壮丰安乳剂(小麦专用型)3040 毫升对水 2530 公斤均匀喷施,可控制基部 13 节间伸长,不影响穗下节间,使小麦秆强壁厚,增产 8%13%。 此外,矮壮素、缩节胺、天威叶面肥、地尔金等都有一定防止倒伏的效果。 对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等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喷药防治,可增强小麦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