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铃薯生产技术内容摘要:

1、茄科茄属蔬菜。 其富含淀粉、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 2、维生素 C,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粮菜兼用作物。 此外马铃薯茎叶既是良好的猪饲料,又可作为优质有机肥。 由于马铃薯具有生育期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营养丰富等特点,在近年来的种植业结构调整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1生长发育过程目前可将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过程划分为 5 个时期:发芽期。 从芽萌动至幼芽出土,这一阶段约需 1 个月时间。 幼苗期。 从出苗至第 8 叶展平。 早熟品种幼苗期一般为 15d 左右。 发棵期。 从第 8 叶展平到开花盛期,约 1 个月。 此时主要是地上部茎叶的生长,包括茎的伸长和侧生枝叶的扩展一地下块茎膨大至鸽蛋大小。 结薯期。 从开花盛期至 2、收获期,茎叶基本停止生长,并逐渐转黄、脱落。 约 90的块茎产量在这一阶段形成。 休眠期。 马铃薯块茎不再膨大即进人休眠期。 这一时期即使具有适宜的发芽条件也不发芽。 休眠期因品种而异,如“克新一号”休眠期一般为 23 个月,“东农 303”为 12 个月。 2度对地上部分的影响。 种薯在土温 45开始发根;57时开始发芽,但生长缓慢,1012时幼芽可茁壮成长并很快出土。 播种早的马铃薯出苗后常遇到晚霜,叶片即受冻害;茎受冻害;茎叶全部枯死、颜色变黑,但在气温回升后可迅速从基部发出新的茎叶而继续生长。 植株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 21左右。 度对地下部分的影响。 马铃薯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1719,温度低于 2或 3、高于 29时,块茎即停止生长。 当气温高于 29而小于 42时,在肥水过分充足的条件下,会出现茎叶及分枝仍然生长而块茎停止生长的反常现象。 分研究表明:每制造 1物质约需水 708中高沙土壤需水量更多。 每公顷产 3 万 茎,按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量 1:1 和干物质占 20计算,每公顷需水量约为 4200t。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现蕾期至盛花期如果这一阶段水分供应不足,将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和块茎产量。 通常土壤水分保持在 6080较适宜,超过 80时将对植株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时间超过 24h 时,块茎易腐烂,难以贮藏,积水超过 30h 时,块茎大量腐烂,超过 42h 时 4、块茎将全部腐烂。 因此,种植马铃薯应注意排水和实行高垄栽培。 壤马铃薯适宜的土壤为砂壤土。 该类土壤透气性好,对块茎的生长发育和膨大有利,使块茎整洁、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且易于收获。 沿江或沿靖地区,土壤较粘重,透气性差,但土壤保水、保肥力强,种植马铃薯往往产量也较高,但同时常因排水不畅造成后期烂薯,所以必须实施高垄覆膜栽培。 料马铃薯是高产作物,故需肥量较多。 有研究表明,每生产 1000522N 肥。 适当施用 N 肥能促进马铃薯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对提高块茎产量作用重大。 但 N 肥施用过多,将引起植株徒长, 肥不足,则造成生长势减弱而减产。 实践证明,N 肥过多比氮肥不 5、足更难控制,且 N 肥过多,很难有切实有效的方法加以控制。 肥。 P 肥虽然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要量较少,但由于土壤中游离态的 P 很少,所以不应减少施用量。 同时 P 肥能加快马铃薯根系发育、加快早熟、提高块茎品质,并使马铃薯更耐贮存。 块根、块茎类作物对 K 肥需求量大,K 肥充足能促进植株健壮,使茎秆坚实,增强植株抗病力,同时对促进光合作用和淀粉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K 肥还能延长成熟期,使块茎增大、产量提高。 3种选择良种是增产的内因,是高产的关键。 因此,选用优良的品种可达到高产的目的。 笔者于 2005 年推广的良种“脱毒东农 303”表现为生育期早、结薯集中、休眠期短、耐贮藏、耐涝、食味品质好 6、,是近几年综合性状最好的品种。 另外 2004 年推广的“脱毒中薯三号”、“津引八号”品质也较好,适宜江苏省泰兴市种植。 近几年种植面积较大的良种“克新一号”为白皮白肉,在肥水充足的条件下易获取较高产量,因此在病毒病严重发生地区建议推广“脱毒东农 303”、“中薯三号”、“津引八号”等优良品种,在肥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种植“克新一号”。 种。 为了防止马铃薯带病传染,在播种前必须选种。 一般选用无病虫、无冻害,表皮光滑、新鲜,大小适中的薯块作种,重量以 50100g 为好,每公顷用种量为 22502625切块。 为了节约种薯,打破休眠,可进行切块。 切块时切刀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可将 2 把刀放在煮沸的盐水中浸 7、泡,轮番使用,或用 75的酒精、高锰酸钾消毒。 马铃薯的芽眼萌发具有明显的顶端优势即密集在顶端的芽优先萌发,所以为了促使发芽一致,应将薯块纵切,如薯块较大,需多次分切,但应注意尽量靠近顶芽。 毒。 将切后的薯块放人浓度为 12001250 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 2030后取出堆闷 68h。 芽。 经消毒的薯块放人 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510出后晾干再上床催芽。 一般采用塑料小拱棚催芽,使用大棚、温室则效果更好。 苗床应选择避风向阳的地方,床土要耙细整平。 若床面太小,可铺 23 层,排 1 层马铃薯铺 1 层沙土,堆完后再盖 1 层约 1的薄土,上面再加盖 l 层薄麦草,以保持土壤湿润。 若温度较低,晚上在膜上再加盖草帘。 当芽长 12即可揭去稻草,使芽绿化粗壮。 若催芽不齐,可将芽长 1上的薯块先移栽大田,芽短的继续催芽,直至芽长 1上时再移植。 这样可保证苗齐、苗匀。 耕、施足基肥马铃薯的根系主要分布在 033的土层中,深耕可促使土壤疏松,为马铃薯根系的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般耕深 2025于马铃薯生长期短,地膜栽培最好采用一次性施足基肥的原则,每公顷施入腐熟的灰肥或粪肥 浓度复合肥 450600后深翻。 氮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确定,若肥力水平较高,可少施或不施氮肥或在苗期结合抗旱追施少量氮肥。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