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xx中学建设项目初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腐蚀性评价 场地环境地质条件主要为干旱地区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照场地环境类别为 Ⅱ 类 , 本期勘察共采取地下水样 3 件,主要指标如下: 23 土样 编号 PH 值 24so (mg/L) CI (mg/L) 腐蚀 性评价 对混凝土结构 对钢结构 对钢筋砼中的 钢筋( B) 22 微 微 微 11 2 微 微 微 16 1 微 微 微 根据土质(易溶盐)分析报告和地区经验综合评价:地下水对之上土层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按 B 类黏性土考虑,具有弱腐蚀性,对刚结构 [依据 PH=() ]按具微腐蚀性考虑。 水对建筑材料腐蚀的防护,应符合现行国际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20xx)和《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的有关规定。 五 地基土层性质评价 1 杂填土层:结构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黏性土组成,无使用价值,应挖除。 素填土层:为堆填时间超过十年的老填土。 该层土在 24 场区分布不连续,土质均匀性较差,承载能力特征值akf  100KPa。 工程性能较差,未经处理不宜做持力层使用。 粉质黏土层:该土质较均匀,层土在场区分布不连续,承载能力特征值 akf  120KPa。 工程性能一般,未经处理不宜做持力层使用。 粉土层:该土质不均匀,层土在场区分布不连续 ,承载能力特征值 akf  120KPa。 工程性能一般,可作为学生食堂持力层使用。 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持力层使用。  粉细沙层:厚度大,密实度在水平方向上分布叫均匀,在垂直方向上随深度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 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为: 黄海高程 以上:稍密 中密状, akf  170KPa。 黄海高程 :中密 密实状, akf  220KPa。 黄海高程 以下:密实状, akf  300KPa。 该土层工程性能较好。 密实装的粉细沙可作为各类桩基良好的持力层。  粉土层:埋深较深,土质较均匀,承 载能力特征值akf  300KPa,工程性能较好。 6 基础方案及设计施工建议 地基基础方案分析及设计建议:根据拟建物预计 177。 标高,预计基础埋深,上部荷载特点及本次勘察揭露的场地 25 地质条件,结合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原则,对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方案提出以下建议。 (适用于学生食堂) 建议将基槽开挖至基础设计标高,持力层主要为  层粉细沙,局部为 层粉土,为调节不均匀沉降,建议再下挖约~ 米,用砂夹石回填夯实至基础设计标高,承载能力特征值统一按 akf  120KPa 设计使用。 其垫层 底部地基土承载力宽度,深度修正可统一按: 和。 (对于学生食堂当天然地基基础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次方案) 全部清除 1 层杂填土, 层素填土, 层粉质黏土, 层粉土,以  层粉细沙为砂夹石垫层,超挖部分用砂夹石(砂夹石中碎石,卵石占全重的 30%~50%)分层碾压振密至基础设计标高(每板厚度不宜大于 米)并应保证砂夹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 米,经碾压振密分层检测,压实系数 ( C )需 ,垫层的承载了特征值可达到 1 设计依据 国家主要设计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xx( 20xx 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xx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xx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xx( 20xx 年版) 26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xx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xx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 20xx 年11 月 《关于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原则的通知》中震防发( 20xx) 49 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建设有关问题暂行规定》宁教发( 20xx) 237 号 根据银川市规划建设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的《 银川市 XX 中学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 20xx246;勘察阶段:详细勘察)进行结构设计。 3 结构设计 地基基础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于黄河冲积银川平原 I 级阶地,为冲积相沉积地层,以粉、细砂为主要沉积物,近地表为人类活动形成的填土及冲湖积相沉积之粘性土,除填土外,其下各土层皆为第 27 四系堆积物。 场区地层在勘探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主要分为以下五层: ① 1 为新填土层,杂色 ~褐色、稍湿、松散 稍密、以粘性土为主,夹砖块、砼块、小石块、砖渣、灰渣等建筑垃圾,场地西北部填埋时间不 足三年,东、南部主要为勘察工作顺利进行回填的施工便道。 其底界埋深: ,厚度。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① 为素填土层,褐色、灰褐色、灰黑色,稍密、湿、可塑 ~软塑状态,以粘性土为主要成分,局部为粉土,现自然地坪下 ~ 分布有黑色黑色有机质及少量腐殖质(局部淤泥、弱泥炭质土、具腥臭味),该土层较软弱且土质均匀性较差,进行标准贯入实验时贯入器具自沉现象,一击打入 45cm 的现象时有发生。 其底界埋深: ~,,层厚:~,平均: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校正值 N=1~击,属中 ~高压缩性土层。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② 为粉质粘土层,褐色、局部灰褐色,湿、可塑 ~硬塑状态,光泽反应稍有光滑 ~光滑,中等 ~高干强度,中等韧性,厚度分布不均匀,场地西部较厚,场地东部、南部较薄。 其底界埋深: ~,,层厚: ~,平均: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校正值N=~ 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② 1 为粉土层,黄褐色、饱和,松散状态。 呈透镜体分布在 4孔段,摇震反应迅速,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校正值 N= 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③ 为粉质细砂层,灰褐色 ~褐色,饱和,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状态,主要矿物 28 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片。 该土层以细砂为主,局部地段分布有粉砂,密实度和强度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增高的趋势。 其底界埋深: ~,,层厚: ~,平均: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校正值 N=~ 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④ 为粉土层,黄褐色,饱和,中密 ~密实状态,摇震无反应,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土质不均匀,局部地段为粉质粘土最大控制厚度。 其底界埋深: ~,,层厚: ~,平均: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校正值N=~ 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⑤ 为粉细砂层,褐色 ~棕褐色,饱和,密实状态,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石英、云母片,密实度和强度 横向分布相对均匀,纵向随深度的增加呈现增高的趋势。 钻孔揭露其层顶埋深在 ~ 之间,勘探至此层。 根据区域资料,该层呈巨厚层状。 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校正值 N=~ 击。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根据勘察土质易溶盐分析结果,场地土对建筑材料按对混凝土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按微腐蚀性考虑。 本工程根据国家标准《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GB50046)和《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12)的有关规定对建筑材料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本工程所有单体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均为丙级。 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并且设双向基础拉梁,基础埋置深度为。 上部结构 29 综合楼 A 本工程为四层框架结构带坡屋面,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场地类别为 II 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抗震构造措施按 9 度,框架抗震等级一级。 建筑物长 米,宽 米。 1~4 层层高 米,坡屋面高 米。 教学楼 教学楼 A 本工程为三层框架结构,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场地类别为 II 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均为丙级,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并且设双向基础拉梁,框架抗震等级一级。 建筑物长 米,宽 11 米,层高 米。 教学楼 B、 C 本工程为三层框架结构,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场地类别为 II 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地基基础设 30 计等级均为丙级,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并且设双向基础拉梁,框架抗震等级一级。 建筑物长 米,宽 11 米,层高 米。 风雨操场 本工程为一层框架结构,屋面为钢屋架,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 50 年,建筑耐火等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反应谱 特征周期为 ;场地类别为 II 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抗震构造措施按 9 度,框架抗震等级一级。 建筑物长 米,宽 米。 屋面网架下弦高度为 米,为下弦支撑。 设计荷载 结构荷载常规取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特殊设备荷载应由有关方面提供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土建配合的样本。 活荷载: 办公室: 卫生间: 楼梯间: 走廊: 风荷载及雪荷载: 基本风压: 基本雪压: 3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根据 B 类地面粗糙度考虑。 风荷载体形系数按规范采用。 结构材料 钢筋 HPB235 fy=210N/mm2 II 级钢( HRB335) fy=300N/mm2 混凝土 基础垫层 C20 基础底板 C30 现浇板、梁、柱 C30 现浇构造柱、过梁、圈梁 C30 墙体材料 C30 以下:墙体采用 MU15 粘土空心砖, M10 水泥砂浆。 以上:框架结构内外墙采用强度不低于 混凝土空心砌块, 混合砂浆砌筑。 计算软件及结构分析 本工程使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CAD工程部编制的结构分析程序《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 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 SATWE》( 20xx 年 7 月版)进行结构分析。 分析中考虑楼板开洞的影响,地震作用和风荷载按两个主轴方向作用(增设输入角度),各楼计算主要输入数据及计算结果如下: 主要输入数据如下: 32 结构类型 框架 计算阵型数 6 个 基本风压 地面粗糙程度 B 类 结构阻尼比 % 风荷载体型系数 中梁刚度放大系数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梁扭矩折减系数 主要输出结果如下:(选择前 3 个阵型) 结构自振周期及主要控制参数 教学楼 A、 B 栋 (第一段): 计算指标 说明 周期( S) T1 计算结果 平动 T2 平动 T3 扭转 有效质量 系数 X 向 % > 90% Y 向 % > 90% 楼层最小 剪重比 Qox/Ge % ≥% Qoy/Ge % ≥%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 层高之比的最大值 Dx 1/593 ≤ 1/550 Dy 1/594 ≤ 1/550 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 该楼层平均值的最大比Ratio Dx ≤ 33 值 Ratio Dy ≤ 教学楼 A、 B 栋 (XX 段): 计算指标 说明 周期( S) T1 计算结果 平动 T2 平动 T3 扭转 有效质量 系数 X 向 % > 90% Y 向 % > 90% 楼层最小 剪重比 Qox/Ge % ≥% Qoy/Ge % ≥% 楼层层间最大位移与 层高之比的最大值 Dx 1/647 ≤ 1/550 Dy 1/570 ≤ 1/550 楼层最大层间位移与 该楼层平均值的最大比值 Ratio Dx ≤ Ratio Dy ≤ 教学楼 A、 B 栋 (第三段): 34 计算指标 说明 周期( S) T1 计算结果 平动 T2 平动 T3 扭转 有效质量 系数 X 向 % > 90% Y 向 % > 90% 楼层 最小 剪重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