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长农作物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技术内容摘要:

1、期以来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培养基均以木屑和棉籽壳为主,木材的过度砍伐,造成林木资源匮乏;而棉籽壳又因其用途广泛、用量大,价格居高不下。 因此,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成本提高。 这样,经营不善者,往往出现效益差,甚至出现亏本的情况。 针对这一状况,我国广大食用菌工作者,经过多年探索,最后选定以农作物秸秆进行食用菌栽培。 当时采用的是粉碎装袋栽培和发酵料畦床大田栽培的方法。 前者工艺烦琐,后者占地面积大,菇体带泥,品质差,效益不理想。 为了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秸秆栽培工艺,梁仁俊先生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南北各类食用菌栽培工艺的特点,创造性地利用秸秆(稻草、麦秆等)不用切短粉碎、无须专用设备,不 2、搭架子,不加任何辅料,立体栽培平菇、凤尾菇、小姬菇、草菇以及鸡腿菇(鸡腿菇需搭床架)等食用菌。 并且室内室外均可栽培,室外栽培不须建棚,省工省料。 采用这种方法每万公斤料(占地仅 200 平方米)可产平菇、凤尾菇、小姬菇 152万公斤,鸡腿菇 1 万公斤,草菇 04 万公斤(为传统方法 34 倍)。 这种独特的栽培及立体出菇方式,更适合菇体侧生的要求,使得朵形完整好看,解决了室外大田覆土菇体带泥的缺点。 且口味好,更受消费者喜爱及适合加工盐水菇出口。 目前,该技术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专利申请号:0110664007)。 一、效益情况分析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具有投资少、无风险的优点。 而且规模可大可 3、小,既可年产 12 万公斤就地鲜销,也可生产十万、百万公斤加工盐水菇出口或保鲜包装销售。 下面,我们分别对单一生产平菇(凤尾菇、小姬菇)及多品种搭配周年生产模式效益情况进行分析:1、秸秆立体栽培平菇(凤尾菇、小姬菇)效益分析其中:稻草以 016 元公斤计,稻谷(玉米等)以 080 元公斤计,鲜菇(平菇、凤尾菇、小姬菇)以 12 元公斤计。 2、秸秆栽培食用菌周年生产模式效益分析为适应市场需求,可根据自然环境条件,设立多品种搭配周年生产模式,以确保各个时期食用菌的均衡供应,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该模式为:当年 1012 月分批栽 5000 公斤料的平菇(凤尾菇、小姬菇)11 月份栽 2000 公斤 4、料的金针菇次年 2 月栽2000 公斤料的鸡腿菇59 月份栽 12000 公斤料的草菇9 月份栽2000 公斤料的茶薪菇。 按此模式生产,全年可产菇 2 万余公斤,产值 6 万余元,纯利润亦在 4 万元以上(注鲜菇、稻草、稻谷等价格同前表)。 由于各地情况不一,效益亦有一定差异。 因此,生产者可根据当地自然及市场情况,制定适合本地的周年生产模式。 二、主要技术特点1科学合理地利用好秸秆(稻草、麦秆等)作为培养基,是本技术的关键凡有食用菌培育经验的人都知道,在不影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前提下,培养基的含水量越大其产量越高。 而秸秆(稻草、麦秆等)具有组织结构疏松、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特点,其含水量高达 70以上也不影响菌丝生长。 本技术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秸秆的这一优点,使得食用菌产量有较大提高。 2使用粮食作生产种培养基,弥补秸秆中氮素的不足,处理):建堆(诱发灭菌)蒸气处理(处理前基料中加入稻谷或玉米、麦子)装袋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生产种。 3菌包层间覆土,是该技术的又一关键层间覆土既可起到隔热的作用,又可补充营养、提高产量。 秸秆立体栽培食用菌工艺流程:备料预温建堆蒸气处理做菌包发菌叠墙出菇采收。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