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上治理小麦条锈病内容摘要:

2、究的新成果,研讨了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控措施、源头防治的长效机制。 会议认为,小麦条锈病源头治理防治目标是降低菌源基数,抑制病害流行,压减寄主作物面积,调控发病环境。 要重点抑制三大循环:一是越夏区、冬繁区和流行区的循环,二是越夏区的不同海拔高度间的自流立体循环,三是春麦、晚熟冬麦和自生麦苗间的循环。 要统筹三大关系:即越夏区和冬繁区的关系、病害防治和结构调整的关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关系。 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措并举、统防统治”的原则,重点落实五项措施:一是引进适宜当地气候条件的抗性品种,对不同遗传背景的抗性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并利用良种补贴进行推广;二是采取不同品种混播、间作套播和适当压缩小麦面积等措施,实施生物多样性防控;三是结合良种补贴政策实施统一供种和拌种,并指导农民是当晚播迟熟冬麦;四是组织开展翻耕灭茬和铲除滋生麦苗;五是加强监测,进一步抓好药剂应急防治。 会议要求,越夏区植物保护部门要充分认识越夏区治理对全国小麦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坚定抓好源头治理的信心,积极向当地政府汇报,务必将越夏区治理上升为政府行为,统一协调指挥,因地制宜推进。 同时要充分管好用好小麦条锈病专项资金,推进统测统报和统防统治,确保小麦条锈病防控目标的实现。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