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油菜早发壮苗主要技术内容摘要:

2、越少,壮苗就越多;留苗越多,壮苗越少,弱苗就越多。 (二)早施、施足苗肥实验证明,苗期缺氮 15 天或缺磷 25 天,油菜产量分别会减少 移栽后 5 天追肥的比移栽后 20 天追肥的油菜增产 说明不但要追施苗肥,而且要早施,才能促进早发壮苗。 施肥方法应根据幼苗需肥量逐渐增多的特点,先淡后浓,由少到多,以速效氮肥为主的追施原则。 在干旱的地区和年份,施肥应结合供水,即带水追肥,以水促肥,苗期施肥量应占总施肥量的 40%左右。 施用方法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施尿素等氮素化肥二次,对移栽油菜除应追施二次氮肥外,还应当壅施腊肥一次。 直播油菜。 应在第一次间苗时和定苗后各追一次肥料。 在苗期除应追施氮素肥料外,还 3、需注意磷肥的供给。 缺磷会影响油菜的花芽分化和根系发育。 另外苗期还应注意硼肥的供给。 油菜是一种对硼素反应敏感的作物,缺硼除外花而实症外,还会生病苗或死亡,不利全苗、壮苗和越冬。 双低油菜对硼素尤为敏感,更应注重硼素的施用,其方法是,每亩喷 硼沙水溶液 100 公斤,选择晴天傍晚前或早晨喷施。 (三)抗旱排渍我国冬油菜区冬季少雨尤其是黄淮区和长江中游,秋冬多干旱,因此有“冬水是油菜的命”的农谚。 当土壤相对湿度(即田间最大持水量)低于 70%时,下部叶片发红,全株暗绿无光泽,或中午叶片萎蔫,就应立即灌溉,抗旱促早发。 旱情较轻时,可结合施提苗肥,带肥浇水抗旱。 干旱较重时,可进行沟灌。 要求水面略低于畦面,让 4、水逐渐渗入土中,待畦面尚有少量干土垡时,立即排出沟中余水。 灌水次数应根据苗情和土壤质地而定,沙质土壤保水性能差,渗漏较多,可适当多灌;粘土保水性能好,可适当少灌。 也视地区条件而定,如关中黄淮区冬油菜产区,在秋冬和返青后先后要灌水 56 次以上。 长江中游秋旱冬干季节,要灌水 23 次以上,灌水的时间应在无风的傍晚和清晨开始,特别是高温季节,避免在热天下午灌水。 灌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和浸水过久,以免菜苗受淹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发育,形成僵苗不发。 在秋雨多的地区和年份,要注意清沟排渍。 降低地下水位,保证三沟(厢沟、中沟、围沟)沟沟相通,做到雨住田干。 如在华东地区,采取“窄畦深沟”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可以增 6、伤根过多,即第一次中耕浅,第二、三次中耕深。 水田油菜的中耕可稍深。 旺长油菜的中耕也应适当加深,以切断部分根系,控制地上部分生长,使旺苗变壮苗。 但在干冻年份和地区,为了防冻保湿,一般不宜在严冬进行深中耕。 中耕松土时,一定要注意培土壅根,以增加油菜抗寒力。 (五)病虫防治油菜苗期主要虫害有菜青虫、蚜虫、黄条跳甲、菜螟等,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白锈病和霜霉病,要及时防治。 在移栽前 3 天,最好用药剂全面彻底防治一次,把各种病虫消灭在苗床以内,不让带到大田为害。 (六)杂草防除杂草防除分芽前处理和茎叶处理。 在油菜播种后 3 天内,每亩用 76%金都尔乳油 6070 毫升或 50%丁草胺乳油 100 毫升加水 40 公斤喷雾。 防除单子叶杂草,在杂草 35 叶期,每亩用 效盖草能乳油 3040 毫升加水 40 公斤,将药液均匀地喷在杂草上。 (七)化控油菜 3 叶期后及时进行化控,每亩用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 4050 克加水 40公斤喷雾。 注意不要随意加大多效唑用量,不重喷,防止漏喷。 施用多效唑后,油菜根颈增粗,叶片增厚,光合作用增强,有利于提高菜苗素质,增强油菜抗寒抗逆能力。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