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2、部可见到白色或黄色的小颗粒,即为线虫的胞囊,后期胞囊颜色变深为褐色。 根上有胞囊为此病的主要依据。 二、用抗病品种,如黑河 3 号、红丰 3 号等。 与小麦、玉米等非寄生作物轮作。 播前用种子量 35%甲霜灵粉剂拌种。 可选用40%根腐灵 4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8%瑞毒霉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以上任一种药加氨基酸 600 倍液肥,加黄腐酸盐 500 倍液,加生根粉 1000 倍喷施。 每 7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 交替使用上述药剂,重点喷洒植株基部。 如用以上农药灌植株根基部,效果更佳。 用抗耐线虫病的大豆品种,如抗线 1 号、抗线 2 号、嫩丰 1 号、庆丰 1 号等。 实行轮作,与非寄主作物如小麦、玉米、打瓜、油葵等实行 3 年以上轮作。 以前生产上使用效果较好的杀线虫剂,如呋喃丹、力满库、甲拌磷等,由于毒性很高,现在已禁用或限制使用。 药剂防治,可用种子量 线威颗粒剂(含辛硫磷)和过筛湿润细土拌种,拌种最好用拌种桶。 重病田块可施药进行土壤处理,要求将药剂施于表层 20 厘米的土壤中,与种子分层施用,每 667 平方米施 线威颗粒 克。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