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3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基础训练内容摘要:
的 外交方针 B.采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采取 “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 的外交方针 D.采取 “ 求同存异 ” 的外交方针 解析: 选 B。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 不学他们 ” 的含义就是不奉行屈辱的外交方针,其中 B 项最能反映这一点。 而 A、 C两项是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表现; D项内容与题干主旨不相符。 3.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共产 党的外交政策原则,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并于 1950 年 2 月 14 日,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中国当时采取“ 一边倒 ” 方针的 主要意图是 ( ) A.创造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国际环境 B.借助苏联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C.与苏联结盟共同谋求世界霸权 D.希望苏联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后盾 解析: 选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注意时间限定,这一时期的世界,已经形成了两大阵营,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的首要任务是进行经济建设,而进行经济建设就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关 键看新中国的实力,仅仅依靠苏联的力量,不可 能会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排除 B;新中国不可能会谋求世界 霸权,排除 C;结合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排除 D。 4. 新中国成立头四年,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充当的只是 “ 配角 ”。 但是,随后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就由 “ 配角 ” 转为 “ 主角 ” ,朋友越来越多。 当时促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由 “ 配角 ” 转为 “ 主角 ” 的主要原因有 ( ) ① 新中国政权的逐步巩固和国家经济的恢复 ②“ 求同存异 ” 方针的正确指导 ③ 周恩来等外交家的远见卓识及积极的外交活动 ④ 社会主义国家及部分亚非国家的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 选 C。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新中国成立头四年是指从 1949 年到 1953 年,而转为 “ 主角 ” 的标志是 1954 年参加日内瓦会议,从而走向国际舞台, ①③④ 均是外交转化的原因。 而。人民版历史必修3文化事业的曲折发展基础训练
相关推荐
阳明的 “ 良知 ” 是指 8.阳明心学的思想核心是 A.“ 心即理也 ” B.“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 C.“ 致良知 ” D.“理 ” 是世界的本源 二、非选择题 材料 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2、(1)土壤接种法 从着瘤好的大豆高产田取表层土壤拌在大豆种子上,每 10 千克种子拌原土 1 千克。 土壤接种法不如根瘤菌剂接种的效果好,因为根瘤菌剂是经过分离培养筛选出的最有效菌株所制成,当然比天然混杂的根瘤菌强得多。 (2)根瘤菌剂接种 根瘤菌剂是工厂生产的细菌肥料,包装上注明有效期和使用说明。 大豆根瘤菌剂使用方法简单,不污染环境。 每公顷用根瘤菌剂 375 千克拌种,纯增收入 150
策。 它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是 (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学生分 析问题的能力。 “ 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 体现了独立自主原则。 2. 1950 年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20 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 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发生在 20 世纪初;④不符合题意。 15. (2020桐城模拟 )胡适在其 1918 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康有为 ( ) A. 主张民主共和 B. 学习西方 C. 主张君主立宪 D. 救亡图存 解析: C
社会上多数人共同产问题。 要想使 一个社会问题,成了社会上共同的问题,应该使 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共同的问题的多 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作他们实验自己生活满意不满意的尺度(即是一 种工具)。 ……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互相为用的,这是并行不悖的。 请回答: ( 1)这两段引文各出自于什么文章 ?其作者分别是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