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同步测试内容摘要: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 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 2)除 APEC 外,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形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还有哪几个。 试分析世界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 3)材料中的 “全球化 ”意味着 什么。 二、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近年国际问题中的热门话题,专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 发生在 80年代末 90 年代初,„„全球化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第一靠全球的信息网 络化,第二靠全球向市场化的变革。 前者为全球化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 后者为全 球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 —— 摘自陈宝森《经济全球化进程刚刚开始》 材料二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 (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 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 )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 带来巨大利益。 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 摘自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 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 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 —— 摘自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 拉美国家的实践》 材料四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 人均产值 份 国家类别 1970 年 1992 年 33 个发展中国家 108 美元 297 美元 21 个发达国家 3129 美元 22185 美元 —— 摘 自世界银行《 1994 年世界发展报告》 回答: ( 1)根据材料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人民版历史必修2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同步测试
相关推荐
上现象的根源是 ( ) A. 中外合资的结果 ,地方绅士以“有伤风水”为由极力阻挠,何 只好作罢。 此事说明 ( ) 3.“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工业部,火柴原料厂及兰州 办的毛纺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 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 的伙计。 ”这表明他受到的的排挤和打击主要来自 ( )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一课后,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讨会上
2、效果。 磷在生育初期主要促进根系生长,在开花前磷促进茎叶分枝等营养体的生长。 开花时磷充足供应,可缩短生殖器官的形成过程;磷不足,落花落荚显著增加。 钾能促进大豆幼苗生长,使茎秆坚强不倒伏。 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石灰,不仅供给大豆生长所必须的钙营养元素,而且可以校正土壤酸性。 石灰对提高土壤 的作用,往往高于增加营养的作用,使土壤环境有利于根瘤菌的活动,并增加土壤中其他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如钼。
社会上多数人共同产问题。 要想使 一个社会问题,成了社会上共同的问题,应该使 这社会上可以共同解决这个那个共同的问题的多 数人,先有一个共同趋向的理想、主义,作他们实验自己生活满意不满意的尺度(即是一 种工具)。 ……我们的社会运动,一方面固然要研究实际的问题,一方面也要宣传理想的主义,这是互相为用的,这是并行不悖的。 请回答: ( 1)这两段引文各出自于什么文章 ?其作者分别是谁 ? (
73年 D、 74年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列宁晚年已深切感受到对党和国家官员实行监督以杜绝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 防止个人专断问题的重要性,可惜列宁逝世过早并没找到一个好的解决方法。 后来则逐渐背离了十月革命为建立比资本主义国家更高民主的原则:党的民主空气缺 乏、严格等级制度、领袖个人主权常常导致一些重大决策的失误;缺乏有效监督致使党内特权阶层产生,引起党群关系的恶化
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 C.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D 人民公社最突出的特点是“一大二公” 17. 1958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违背了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 B、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则 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8. 1957~ 1966年 “ 十年建设 ” 时期,沟通新疆,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铁路枢纽的城市是 A.武汉 B.兰州
B.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国民政府统治晚期。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 ) 产生 ( ) 答案: 【能力提高】 一、选择题 1. 根据漫画《灾星图》内容判断,这幅漫画应作于 ( ) A. 清政府统治时期 B. 抗日战争时期 C. 大革命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 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 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 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 ) A.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