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1民主政治的扩展能力提高训练内容摘要:
测 )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 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 这个国度 ” 是指 (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选 B。 本题考查法国启蒙思想对法国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 题干材料中 “ 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 ” 已经指向曾是欧洲启蒙运动中心的法国这一史实,选项 A、 C、 D与此均无关 联。 故选项 B 是正确的。 3. (2020 年江苏学业水平检测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拥有的权力有 ( ) ① 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② 有权任命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 ③ 缔结并批准条约 ④特赦权 ⑤ 解散众议院 ⑥ 宣战权、媾 和权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⑤⑥ D. ②③④⑤⑥ 解析:选 B。 本题考查法国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 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总统拥有 ①②③④⑤ 中的权力,宣战权掌握在两院手中,故选 B。 4. “ 你如果想了解德国,就必须抓住这样一事实: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 倒立着的金字塔。 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 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 ” (威廉 李卜克内西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德国军国主义严重 B.德国专制 主义严重 C.德国军事力量不足 D.德国共和力量强大 解析:选 A。 首先解读材料,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判断。 抓住关键词 “ 士兵、头盔 ” 等分析所指。 材料中说德国是一个 “ 倒立着的金字塔 ” ,这句话容易使人认为德国的军事力量不足,但是这与德国的国情不符,是错误的。 5. (2020年中山高一检测 )历史学家弗里德里希 梅尼克于 1946年写出了《德国的浩劫》,对纳粹主义出现作了初步剖析。 “ 后 来灾难的种子根本上就植根于此前的历史之中,绝非现代史上的偶然现象。 ” 作者所要表达的原因是 ( ) A.巴黎和会对。人民版历史必修1民主政治的扩展能力提高训练
相关推荐
年 B、 1947 年 C、 1949 年 D、 1955 年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二战后德国的分裂主要是由于( ) A、地理位置 B、经济状况 C、文化背景 D、美苏“冷战” 1962 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说明( ) A、美国仍然掌握着战略优势 B
D.②③ 25.“一国两制”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的主要原因是 极大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了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本身的伟大 ,主要“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确立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 战斗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 1949
斗争的结果等。 (5)① 天赋人权 (或自由平等 )的原则虽然在历史上起过 积极作用,但在哲学上是以抽象人性为基础的。 ② 马克思从 “ 社会关系的总和 ” 来论证人的本质,是对抽象人性论的深刻批判。 一、选择题 1. “ 在我看来,联邦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在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 „„ 我们想要联合成一 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岂不怪哉。 ”
初期 C.“文化大革命”的初期 D. 1957 年整风运动当中 解析:红卫兵组织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组织,而 “破四旧立四新”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答案: C 11.十年动乱期间,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 )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现代化建设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D.必 须坚持依法治 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解析:“文革”中
2、培模式,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大豆平均亩产达 225未覆膜大豆增产 30%以上。 一、理论基础对高产栽培技术来说,“良种良法”只是一种大豆从低产向中产转化的有效途径,从中产向高产或者更高产,就得考虑品种、技术、生态三因子。 大豆获得高产要有 3 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品种,没有一个增产潜力大的品种,技术或环境再优越,也不能获得高产。 二是生态或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好,能满足大豆优质高产对外界的要求
它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是 (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 体现了独立自主原则。 2. 1950 年中苏两国签 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20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