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随堂练习内容摘要:
初期 C.“文化大革命”的初期 D. 1957 年整风运动当中 解析:红卫兵组织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组织,而 “破四旧立四新”和“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也出现在这一时期。 答案: C 11.十年动乱期间,中共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留给我们的主要教训是 ( ) A.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B.必须坚持现代化建设 C.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D.必 须坚持依法治 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解析:“文革”中,由于民主法制的不健全,从而造成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致死的新中国最大冤假错案。 因此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答案: D 12.“文革”结束后,我国的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时代。 邓小平强调必须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等政治体制 的弊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首次体现这个构想的是 ( )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 C. 198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十五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 A项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实质是强调拨乱反正。 C、 D 两项是这个初步构想的实施。 结合教材知识可知 B 项正确。 答案: B 13.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新时期要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以及基层民主制度。 ”对以上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多党制 C.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D.基层民主是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一项重要制度 解析: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国实行一党制,民主党派只是参政、议政而不执政,所以不是多党制。 答案: B 14.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下列有关新中国在法制建设上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 1954 年一届人大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B.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初步实现了有法可依的局面 C. 1982 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 D. 1999 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基本形成是到了 20世纪 90年代,与我国各项法律的相继颁布密切相关,所以 C 项错误。 结 合教材知识可知, A、 B、 D 三项都与史实相符。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中国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历程随堂练习
相关推荐
测 )大型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 在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思想最终演变成行动。 ”“ 这个国度 ” 是指 (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美国 解析:选 B。 本题考查法国启蒙思想对法国民主革命的推动作用。 题干材料中 “ 启蒙运动声势最盛的这个国度 ” 已经指向曾是欧洲启蒙运动中心的法国这一史实,选项 A、 C、 D与此均无关 联。 故选项 B 是正确的
年 B、 1947 年 C、 1949 年 D、 1955 年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 A、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二战后德国的分裂主要是由于( ) A、地理位置 B、经济状况 C、文化背景 D、美苏“冷战” 1962 年,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结束说明( ) A、美国仍然掌握着战略优势 B
D.②③ 25.“一国两制”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的主要原因是 极大发展,综合国力提高了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本身的伟大 ,主要“新”在 ①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拥有独立、完整的国家主权 ③开始朝着社会主义道路迈进 ④确立了多党合作、民主协商的政治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 ) 战斗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与 1949
2、培模式,大垄垄上行间覆膜大豆平均亩产达 225未覆膜大豆增产 30%以上。 一、理论基础对高产栽培技术来说,“良种良法”只是一种大豆从低产向中产转化的有效途径,从中产向高产或者更高产,就得考虑品种、技术、生态三因子。 大豆获得高产要有 3 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品种,没有一个增产潜力大的品种,技术或环境再优越,也不能获得高产。 二是生态或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好,能满足大豆优质高产对外界的要求
它体现了我国对外关系的原则是 ( ) A.独立自主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互不干涉内政原则 解析: 选 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 不与任何国家结盟 ” 体现了独立自主原则。 2. 1950 年中苏两国签 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2020年中俄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始终 ( ) A.坚定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 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 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主要背景是 ( ) A、为了废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C、为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做准备 D、为“求同存异”方针提供基础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运动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