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上第一次真好行道树评估测试内容摘要:

欢我,爱我;我也无缘无故地喜欢这些孩子,爱这些孩子。 大约在 50 年代,当时老祖和德华还没有搬到北京来。 我暑假回济南探亲。 我的家在南关佛山街。 我们家住西屋和北屋,南屋住的是一家姓田的木匠。 他有一儿两女,小女儿名叫华子,我们把这个小名又进一步变为爱称“华华儿”。 她大概只有两岁,路走不稳,走起来晃晃荡荡,两条小腿十分吃力,话也说不全。 按辈分,她应该叫我“大爷”;但是华华还发不出两个字的音,她把“大爷”简化为“爷”。 一见了我,就摇摇晃晃跑过来,满嘴“爷”“爷”不停地喊着。 走到我跟前,一下子抱住了我的腿,仿佛有无限的乐趣。 她妈喊她,她置 之不理。 勉强抱走,她就哭着奋力挣脱。 有时候,我在北屋睡午觉,只觉得周围鸦雀无声,恬静幽雅。 “北堂夏睡足”,一枕黄粱,猛一睁眼:一个小东西站在我的身旁,大气不出。 一见我醒来,立即“爷”“爷”叫个不停。 不知道她已经等了多久了。 我此时真是万感集心,连忙抱起小东西,连声叫着“华华儿”。 有一次我出门办事。 回来走到大门口,华华妈正把她抱在怀里。 她说,她想试一试华华,看她怎么办。 然而奇迹出现了:华华一看到我,立即用惊人的力量,从妈妈怀里挣脱出来,举 起小手,要我抱她。 她妈妈说,她早就想到有这种可能,但却没有想到华华挣脱的力量竟是这样惊人地大。 大家都大笑不止,然而我却在笑中想流泪。 有一年,老祖和德华来京小住时提起,听同院的人说,在上着锁的西屋门前,天天有两个“小动物”在那里蹲守:一个是一只猫,一个是已经长到三四岁的华华。 “可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 ”华华大概还不知道什么北京,不知道什么别离。 天天去蹲守。 她那天真稚嫩的心灵里,不知是什么滋味,望眼欲穿而不见伊人。 她的失望,她的寂寞,大概她自己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