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5内容摘要:
( ) A. 像真的变大了 B. 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小了 C. 像实际变小了 D. 像相对于人眼的视角变大了 二、填空题 (每空 1分,共 23分) 14. 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凹透镜对光有 作用。 (填“ 会聚 ”或“ 发散 ”) 15. 舞台上用的 一种追光灯,是由凸透镜和点光源组成的。 如果要产生平行的绿光,光源 应放在凸透镜的 处,凸透镜上应贴有 色的滤光片。 16. 小 阳 同学 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如图 所示。 (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填“上”或“下”) 调整; (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 时,移动 光屏 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 等大清晰的像, 则该 凸透镜的 焦距是 cm; ( 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 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 移到某一 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 一 个 清晰的 、 的 实 像。 17. 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 当烛焰向凸透镜靠近时, 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若要观察到烛焰 放大的虚像,烛焰到 凸 透镜的距离应 它 的焦距。 1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当中,凸透镜、 烛焰和光屏放在如图所示的 A、 B、C 三个位置时,光屏上呈现一个缩小的像,则在 A 点位置放的是 ,在 B 点位置放的 是 ,在 C 点位置放的是。 19. 眼睛是一个“变焦距”的凸透镜,它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 的。 当睫 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远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眼睛看见远 F F F F F F F 处物体 ; 当睫状体 时,晶状体变 ,近处物体射来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眼睛看见近处物体。 20. 如图 所示 , 在鉴定文物时,考古学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 这时他看到的 是 、 的 虚 像。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 纹 , 其夹角是 5186。 要想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 稍微 些。 若 放大镜的放大。人教版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试题5
相关推荐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等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17.( 2020年广东湛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 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 速度是一样的 全品中考网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要求连接电路,要求:两灯都能发光;电流表测通过灯 L1的电流;开关控制灯 L1 \ L2。 四、实验、探究 : 27.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图如图 516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 ( 1)电流表 A2的读数是:。 ( 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 A1指针偏转较 A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
器材中,都是用电器的是( ) A.电灯、开关、电池 B.开关、电灯、日光灯 C. 电灯、电动机、电视 D.电池、电线、电灯 8.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绝缘体的有( ) A.钨丝、石墨棒 B.人体、大地、空气 C.陶瓷、 橡胶、塑料 D.盐水、纯水 9.小芸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质的 导电性,她先后在两个夹子间接入①铅笔芯、②铁丝、③塑料绳、④橡皮、⑤毛线、⑥自来水(装在烧杯里).检查的结
如图 1 所示蜡烛通过小孔在右边光屏上成了一个像 ,这就是物理学上说的 小孔成象 ,这说明光在同一种介质中是 传播的。 在晴天的中午 ,茂密的大树下常有许多圆形的不那么明亮 光斑 ,这些光斑的成因是由于光是沿 传播的 ,光 通过树叶缝隙而形成的太阳 .(填 “ 象 ” 或“影子 ” )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176。 角射到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84176。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 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 D.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 的传播速度越大 ( )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 ,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 ( ) 15.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判断 ( ) 二、 填空 题: ( 每空 1分,共 2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