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下3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同步试1内容摘要:

第 1组同学先把凸透镜固定起来,然后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置在凸透镜的两侧,如果他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则可能的原 因是: . 第 2 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将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第 1 组 第 2 组 焦距 /㎝ 14 14 14 14 16 16 16 16 物距 /㎝ 20 30 40 60 20 30 40 60 像距 /㎝ 47 26 22 18 80 34 27 22 像的正倒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倒立 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的得到什么结论。 (写出两条即可) 思路导航: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能呈现烛焰的像. 有可能烛焰成的是虚像,此时烛焰就在一倍焦距之内;如果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上,焦点上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因而光屏上不可能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果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相差太远,光屏上也得不到像;若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一倍焦距但靠近焦点时,成的实像很大,像距也很大,移动光屏也有可能看不到像.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答案 ( 1)①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②蜡烛在焦点上;③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略大于一倍焦距,光具座不够长,光屏承接不到像;④凸透镜的中心、烛焰的中心 、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①在凸透镜焦距一定且成实像的情况下,物体到凸透镜越远(近),像离凸透镜越近(远);②在成实像的情况下,物距相同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像离凸透镜越远;③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 1 倍焦 距时,成倒立的实像. 学法指津: 本题有多个答案,要求我们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出结论. 【知识回顾】 【 物理趣谈 】 酒杯“显像”之谜 除夕夜,小红跟随爸爸、妈妈一同到爷爷家吃团圆饭.吃饭的时候,爸爸拿出一个“ 魔术酒杯”送给爷爷,小红主动把酒杯拿去清洗.当她向杯中倒水时,杯底出现一幅“长寿老人图”,她把水倒掉,图案就不见了.小红惊诧不已,好奇地问爸爸,爸爸说这与她学过的“凸透镜成像”有关.爸爸的回答不能解决小红的疑惑,你能帮她解开这个“谜”吗。 如图,魔术杯底半球形玻璃是一个凸透镜,照片固定在杯底底座内,照片到透镜的距离略大于该透镜的焦距,不能成放大的虚像. 当装有水时,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水和凸透镜组合起来成为一个焦距增大了的凸透镜,照片和组合成的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故而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就能看到照片上的 字或者图形了. 【 智能冲浪 】 一.基础训练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用阳光或很远的灯光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这里要用阳光或很远的灯光的目的是 .测得凸透镜到 的距离即为凸透镜的焦距. (2)凸透镜、蜡烛、光屏放的顺序是 、 、 .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 (3)将蜡烛放在尽量远的位置上,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在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应当是 、 的 像. (4)将蜡烛移到 2 倍焦距处,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得在屏上成一个等大清晰的像,这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 (5)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大于 1倍焦距而小于 2 倍焦距时,适当移动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这时光屏上得到一个 、 的 像. (6)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得到的实像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它是 立的,而得到虚像时,蜡烛与像是在同一侧,这个像是 立的. 2.完成下表(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移动) 物距 u 像的性质 物距变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