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施肥技术要点内容摘要:
2、。 苗期至初花期占 17%,初花至鼓豆期占 70%,鼓粒至成熟期占 13%。 大豆生长中期对磷的需要最多。 吸钾率。 开花前累计吸钾量占 43%,开花至鼓粒期占 鼓粒至成熟期仍需吸收 钾。 可见,开花至鼓粒期既是大豆干物质累积的高峰期,又是吸收氮磷钾养分的高峰期。 大豆的施肥的技术要点。 大豆的施肥体系一般由基肥、种肥和追肥组成。 施肥的原则是既要保证大豆有足够的营养,又要发挥根瘤菌的固氮作用。 因此无论是在生长前期或后期,施氮都不应该过量,以免影响根瘤菌生长或引起倒伏。 但另一方面,也必须纠正那种大豆有根瘤菌就不需要氮肥 的错误概念。 施肥要做到氮磷钾肥大量元素和硼钼等微量元素合理搭配,迟效、速效肥并用。 基肥施用 3、有机肥是大豆增产的关键措施。 在轮作地上可在前茌粮食作物上施用有机肥料,而大豆则利用其后效。 有利于结瘤固氮,提高大豆产量。 在低肥力土壤上种植大豆可以加过磷酸钙、氯化钾各 10 公斤作基肥,对大豆增产有好处。 种肥一般每亩用 10 公斤至 15 公斤过磷酸钙或 5 公斤磷酸二铵作种肥,缺硼的土壤加硼砂 斤。 由于大豆是双子叶作物,出苗时种子顶土困难,种肥最好施于种子下部或侧面,切勿使种子与肥料直接接触。 追肥实践证明,在大豆幼苗期,根部尚未形成根瘤时,或根瘤活动弱时,适量施用氮肥可使植株生长健壮,在初花期酌情施用少量氮肥也是必要的。 氮肥用量一般以亩施尿素 10 公斤为宜。 另外,花期用 磷酸二氢钾水溶液或过磷酸钙水根外喷施,可增加籽粒含氮率,有明显增产作用;花期喷施 硼砂、硫酸铜、硫酸锰水溶液可促进籽粒饱满,增加大豆含油量。 专利查询。大豆施肥技术要点
相关推荐
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 A B C D 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爱的图案 (这时不要接通电源 ),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能不能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像。 有几个位置可以使凸透镜在墙上成像。 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是正立的还是倒立的。 照相机简介 照相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用品,但你对照相机的了解有多少呢。
2、阶段,即在生育后期。 这些养分由根系从耕层以下土壤中吸取,而耕层以下土壤中养分转化释放能力远低于耕层,这就导致大豆需肥高峰期对养分的需求与土壤供肥能力之间存在不协调性。 大豆根系(尤其侧根)主要集中在表层土壤中,到生育中后期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足而早衰,成为限制大豆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 所以,在大豆结荚鼓粒期根外喷施营养液,能缓和大豆需肥高峰与土壤供肥能力之间矛盾,加速同化产物的累积、转化和运输
都可以减慢蒸发。 用 “ 保鲜膜包好 ” 水果可以防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 放入冰箱 ” 降低了液体的温度。 答案: B “ 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 ,水缸 “ 穿裙子 ” 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了一层均匀分布的小水珠。 关于出现水珠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水渗了出来 思路解析: 水缸外表面,水面所在位置往下,出现的小水珠
会成为一束 ________光线. 3.在图 6— 11 中画出通过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4.小明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下面一些想法,请你判断这些想法的对错. (1)不论是凸透镜还是凹 透镜,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改变. (2)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焦距. (3)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通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相交于一点. (4)放在凹透镜焦点上的光源
5. 画出 下列 图中凸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方向。 F F L1 L2 F F F F F F F1 F1 F2 F2 6. 画出 下列 图 中凹透镜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的方向
游 ”则他看到的“鱼”和“云”( ) C. “鱼”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6. )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 中,利用光的折射的是 ( A B C D 7. (多选)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人观察玻璃砖后的手指错位了 B.盛夏,人看到远处柏油公路上有水,走近一看,路面却是干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