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食心虫的防治时期及方法内容摘要:

2、初开始每天午后日落之前调查成虫蛾量,当田间蛾量突然增多,出现打团现象即是成虫盛发期(多数年份在 8月 12 日到 )。 防治方法:一是敌敌畏药棍薰蒸。 每亩用 80%敌敌畏乳油100150 毫升,将玉米穗轴或向日葵秆瓤截成约 5 厘米长段,浸足敌敌畏药液,按每隔 4 垄前进 5 米 1 个药棍的密度,间郁蔽的大豆田,防效可达 90%以上。 第二种方法是喷雾。 用 25%快杀灵乳油或其它菊酯类药剂,每亩 2530 毫升对水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朝上从豆根部向上喷,使下部枝叶和顶部叶片背面着药。 这种方法防治成虫,无论大豆长势怎样效果都很好。 二、幼虫入荚前防治大豆食心虫幼虫孵化后,在豆荚上爬行的时间一般不超过 3、 8 小时。 这个时间很难掌握。 所以防治幼虫须经过田间调查,当大豆荚上见卵时即可打药。 防治幼虫一般采用菊酯类药剂对水喷雾。 喷雾要均匀,特别是结荚部位都要着药。 这种方法防治幼虫效果可达 80%左右。 三、大豆收获后防治大豆一般进入 9 月份收获,此时还有部分食心虫未脱荚,如果不及时脱粒,食心虫在荚内还可继续为害,并陆续脱荚入土。 在大豆收获期进入场院前,用灭杀毙乳油 1500 倍液或其它杀虫剂浇湿大豆垛底土,湿土层深 3 厘米左右,然后用木磙压实,再将收回的大豆垛在上面,这样可将后期脱荚的食心虫杀死在垛底的药土层中。 大豆收获后一般采用的防治方法:一是边收边脱粒,这样可以防止食心虫收获后在荚内继续为害。 二是收后垛前在大豆垛底施药,减少明年的虫源。 三是豆田进行秋翻秋耙,破坏收割前脱荚入土的食心虫的越冬场所,增加死亡率。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