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新品种介绍内容摘要:

2、022003 两年省区试,14 点次增产,1 点次减产,斤,比对照增产 2003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一般肥力的地块均可种植。 种植密度中等以上肥力地块亩保苗 株,肥力差的地块亩保苗 株为宜。 辽宁南部、西部在 5 月上旬播种,中部、北部及东部 4 月底至 5 月初播种,等距穴播。 亩施优质农肥 20003000 公斤、磷酸二铵 15 公斤深施做底肥,初花期追施尿素,生育期间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辽豆 18 号适宜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辽豆 23 号(辽审豆200683 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1994 年以辽豆 10 号为母本、辽 91086181 3、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 2007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130 天,属中晚熟品种,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 茎节数 枝 ,椭圆叶,紫花,灰毛,单株荚数 ,籽粒圆形,黄脐,有光泽,百粒重。 完整粒率 虫食粒率 褐斑粒率 紫斑粒率 2%,霜霉粒率 1%,未熟粒率 其他粒率 粗脂肪含量 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抗大豆花叶痛毒 号混合株系。 产量表现:20042005 两年省区试,13 点次均增产,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增产 2005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在中等地力条件下亩保苗 1 万株左右,斤。 播种期在 4、4 月 25 日至 5 月 10 日,施足底肥,保证追肥,亩施优质农肥 20003000 公斤。 生育期间注意管理,及时防治病虫害。 适宜地区:辽豆 23 号适宜在辽宁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铁豆 39 号(辽审豆200684 号)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 1996 年以铁 8901234 为母本、铁 890787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 2007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128 天,属中熟品种,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 茎节数 ,分枝 ,椭圆叶,紫花,灰毛,单株荚数 粒荚居多,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黄脐,百粒重。 完整粒率 虫食粒率 褐斑粒率 5、紫斑粒率 霜霉粒率 未熟粒率 其他粒率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 粗脂肪含量 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抗大豆花叶病毒 号混合株系。 产量表现:20042005 两年省区试,12 点次增产,1 点次减产,斤,比对照增产 2005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亩施农月 23003000 公斤、复合肥 25 公斤。 播种期以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为宜;穴播,每穴留苗 2 株,亩保苗1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生育期间加强管理,注意防治虫害一适宜地区:铁豆 39 号除在昌图县以北及东部山区因无霜期较短不能 6、种植外,其他地区均可种植。 曰铁豆 40 号(辽审豆200685 号)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 1996 年以铁 890787 为母本、铁 92035101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 2007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 132 天,属中熟品种,有限结荚习性,米,主茎节数 ,分枝 ,椭圆叶,紫花,灰毛,3 粒荚居多;籽粒椭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黄脐,百粒重。 完整粒率 虫食粒率 褐斑粒率 紫斑粒率 未熟粒率 1%,其他粒率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 42%,粗脂肪含量 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 产量表现: 7、20042005 两年省区试,11 点次增产,2 点次减产,斤,比对照增产 2005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增产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亩施农肥 20003000 公斤、复合肥 25 公斤;播种期以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为宜;穴播,每穴留苗 2 株,亩保苗 1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生育期间加强管理,注意防治虫害。 适宜地区:铁豆 40 号除在昌图县以北及东部山区因无霜期较短不能种植外,其他地区均可种植。 铁豆 41 号(辽审豆200686 号)辽宁省铁岭大豆科学研究所 1996 年以铁 8903410 为母本、铁 910883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 9、: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亩施农肥 20003000 公斤,复合肥 25 公斤;播期以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为宜;穴播,每穴留苗 2 株,亩保苗1株,肥地宜稀,薄地宜密。 生育期间加强管理,注意防治虫害。 适宜地区:铁豆 41 号除在昌图县以北及东部山区因无霜期较短不能种植外,其他地区均可种植。 辽选 2 号(辽审豆200687 号)辽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95 年以冀豆 4 号为母本、吉林 21 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 2007 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生育期 132 天,属中熟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平均株高 米,主茎节数 ,分枝 ,椭圆叶,白花, 10、灰毛,单株荚数 ,籽粒圆形金黄色,有光泽,黄脐,百粒重。 完整粒率 褐斑粒率 霜霉粒率 未熟粒率 其他粒率 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籽粒粗蛋白质含量 粗脂肪含量 人工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 株系。 产量表现:20042005 两年省区试,13 点次均增产,平均亩产 斤,比对照增产 2005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 斤,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亩保苗 株为宜。 亩施农肥 20003000 公斤、复合肥 25 公斤;播种期以 4 月中旬至 5 月上旬为宜。 生育期间加强管理,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 适宜地区:辽选 2 号除在抚顺市等东部冷凉山区不能种植外,其他地区均可种植。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