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植土壤改良技术内容摘要:

2、指标,一般以容重来表示(每立方厘米干土的克数)。 大豆的适宜土壤容量为 土对大豆生长最为适宜,粘砂壤土、粘壤土和砂壤土也能正常生长;砂土和粘土,持水力弱或通气差,不利于生长。 2整地技术种植大豆可采用平翻、垄作、耙茬、深松等整地技术。 (1)平翻。 多在北方一年一熟的春大豆地区应用。 通过耕翻,土壤熟化加速,有利于养分的充分利用。 创造一定深度的疏松耕层,翻埋农肥、残茬、病虫、杂草等,为提高播种质量和出苗创造条件。 翻地时间因前作而不同,有时也因气候条件限制有所变化。 麦茬实行伏翻,应在 8 月翻完,最迟不可超过 9 月上旬。 黑土耕深 2535 厘米;黄土、白浆土、轻碱土或土层薄或下层土壤含有害物质翻深不 3、宜超过肥土层。 伏翻后,在秋季待土壤充分接纳雨水后耙细耪平。 玉米茬、谷子茬和高梁茬进行秋翻。 秋翻时间短促,一旦多雨,则无法进行,只能待翌年春翻。 秋翻应在结冰前结束,深度可达 2025 厘米。 秋翻地应在耕后立即耙耪,在次年春播前再次耙平并镇压,防止跑墒。 春翻耕深 15 厘米为宜。 一般来讲,伏翻好于秋翻,有利土壤积蓄雨水;秋翻好于春翻,防止春播前水分过多丧失。 但如果秋翻不适时,水分过多,形成大土块,效果反而不如春翻。 (2)垄作。 是东北地区常用的传统耕作方法耕翻后作垄,能提高地温,加深耕作层,增强排涝抗旱力。 前作为玉米、高梁或谷子,以原垄越冬,早春解冻前,用重耪子耪碎茬管,然后垄翻扣种,垄翻后及时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