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编制依据、指导思想、原则 (一 ) 编制依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中发[20xx]1 号 ) 2 中共 ***委、 ***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 (黔党发 [20xx]1 号 ) 3 《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 20xx 年- 20xx 年》 4 《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 20xx- 2020 年)》 5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6 《 ***“ 十一五 ” 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意见》 7 《 ***州中药材基地建设发展规划》。 8 《 ***州“两高”沿线优势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9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AP)》(试行) 10 国家对外经贸部《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 (二 ) 指导思想 按照规模发展,定向培育,高投入、高产出的模式,建立产品质量优良、经 济效益显著、辐射范围广的钩藤药材特色产业。 为帮助我县农民增加 收入,加快少数民族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 充分利用 现有 林地资源发展中药材特色产业,实行立体开发,发挥山区优势,按照连片集中实施、重点扶持的办法,选择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钩藤,在 12 个乡镇建立钩藤产业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最终实现产业化发展。 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通过本项目开展钩藤种质资源特性、野生资源抚育管理和规范化种植及其高产调控技术的应用,使钩藤实现野生变家种,更好保护野生资源及规范化种植,并可为其他野生中药材的相 关研究工作提供示范。 为我省形成一批以钩藤中药材为重点的示范基地与推广基地,为中药民族药制药工业与相关产业提供优质、稳定、可控的原料基地,对促进我省医药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并带动我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同时为中医临床用药、制药企业和出口提供质量稳定、优质可控、数量充足的原料,形成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为中药饮片及中医配方、制药企业及相关产业提供质量稳定、优质可控、数量充足的原料。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中药民族药需求量的增加及对其安全有效等质量要求的提高,加之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野生药材资源急剧减少,以及相关新技术、新方法等引进与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情势下,开展野生资源抚育管理与人工栽培相结合的规范化种植及其优质高产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现代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实现中药现代化与中药民族药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当务之急。 本项目适应中药产业发展的这一态势,通过中药产业化发展这一途径,立足山区资源,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社会稳定,拓宽农民生产领域,有效防止野生药材资源的枯竭, 促进生态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三 ) 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 选定地区优良品种,坚持地道品种为主,适当引进的原则、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为州内外、省内外、国内外制药企业、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提供优质无公害原料。 坚持质量标准原则。 选定最佳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优越地区、依托省内外科研单位和中药材加工生产企业,加强生产技术研究和加工技术开发,实行科学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 坚持保护、利用和模拟中药材的原生生态环境,生产优良地道药材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中药材的固有品质。 坚持集中连片原则。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选择自然条件优越,如坡度平缓、土壤、水源条件好和土地集中连片的区域建设药材生产基地,便于生产管理和流通。 实行企业运作方式原则。 坚持走企业运作,政府推动、科技支撑、外引内联,稳步发展的道路。 组建龙头企业、实行龙头带动、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精加工与粗加工相结合、产、加销一体化,加强科技产业服务和保障服务销售网络的建设,搞好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坚持三个结合原则:即项目实施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医 药企业技术进步和改造升级相结合,与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相结合。 五 项目建设条件 (一 ) 自然条件 ***县地处 ***东缘, ***苗族侗族自治州东部,为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向湘西丘陵盆地过渡地带。 地理位置为东径 10804839。 37— 10902439。 35,北纬 2602339。 29— 2604639。 49之间。 东与湖南省靖州交界,南与黎平县接壤,西与剑河县相连,北与天柱县陛邻。 全县南北纵宽 公里,东西横跨 公里,国土总面积 平方公里 , 全省第二大河流清水江 (沅江水系,属长江流域 )自西向东穿越县境。 ***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年积温 ,全年无霜期 314 天,一月平均气温 ,极端低温- 80C,七月平均温度 270C 以上,高温大于 300C 日数 26 天,极端最高温 ,年降雨量 1326 毫米,年相对湿度 85%。 春、夏两季降雨天气较多,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71%。 林木生长活跃期 243 天。 土壤主要为板岩、变质岩发育而成的微酸性黄壤、黄红壤。 森林植被为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原生型森林植被保存少,次生型森林植被多为人工栽培的杉木林以及马尾松林、天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 境内土壤肥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 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素有“杉木之乡”的 美称 , 是南方集体林区 、 ***重点林业县 之一 ,境内野生 钩藤 分布广,是 钩藤 生长适宜区。 (二 ) 项目建设用地条件 据 20xx 年 ***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成果 , 全县 林业用地 126408 公顷 ,有林地 112102 公顷 (其中竹林面积 1356 公顷 ),疏林地 1346 公顷 ,灌木林地 4454 公顷 ,未成林造林地 3565 公顷 ,苗圃地 10 公顷 ,无立木林地 816公顷 ,宜林地 4108 公顷 ,全县森林覆盖率 72%。 项目区林业用地 63088 公顷 ,有林地 55683 公顷 (其中竹林面积 452 公顷 ),疏林地999 公顷 ,灌木林地 2564 公顷 ,未成林造林地 1502 公顷 ,无立木林地412公顷 ,宜林地 1927 公顷。 项目建设拟用项目区无立木林地、宜林地作建设用地,从项目区林业用地资源数据看出, 项目区尚有 无立木林地 、宜林地 共 2340 公顷, 完全满足项目建设用地需要。 项目区各类土地面积详见下表: 非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1 4 5 6 10 11 12 16 19 20 24 30 34锦屏县 159690 126408 112102 1356 1346 4454 3565 10 816 4108 33282 72项目区合 计80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