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机械能及其转化基础练习内容摘要:
能,所以机械能的总量在不断减小。 答案: B 2.(2020湖北襄樊模拟, 3)为了使快速降落的 “ 神舟 ” 五号返回舱安全着陆,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处,向下迅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 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 ) ,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解析:返回舱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的过程中,它的高度在不断减小;由于不断燃烧内部储存的燃料,它的质量也在不断减小;既然是安全着陆,它的速度应迅速减小,所以返回舱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的过程中,具有的动能不断减少,重力势能不断减少,机械能不断减少。 答案: D 3.(2020 浙江台州模拟, 6)如图 1553 所示,小明分别沿三条路径滑到地面,在不考虑空气阻 力和摩擦的情况下,滑到地面时速度最大的路径是 „ ( ) 图 1553 解析:三条路径的顶点高度相同,小明在这三条路径的顶点处具有的势能相等,由于不考虑空气阻力和摩擦,所以他沿三条路径滑到地面上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也相等,又因为他的质量没变,所以他的速度相等。 答案: D 4.(2020 湖北宜昌 )小孩在荡秋千游戏中,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 关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重力势能增大 ,重力势能增大 ,重力势能增大 ,重力势能不变 解析:小孩在从最低处荡到最高处的过程中,高度在不断增加,速度在不断减小,质量不变,所以,重力势能不断增加,动能不断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所以选项 B是正确的。 答案: B 1554,小刚对子弹击穿木板靶心前后,子弹能量变化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有如下四点看法: 图 1554 ( 1)动能 减少,是因为有部分机械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 2)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的机械能增加了 ( 3)动能减少,是因为子弹克服摩擦做了功 ( 4)子弹的机械能不变 你认为他的看法中,正确的有几点( ) 解析:子弹击穿木板靶心前后,质量不变,高度不变,速度减小,所以它的势能不变,动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在子弹击穿木板靶心的过程中,它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自身的机械能,转化成了其他形式的能。 所以说法( 1)、 ( 3)是正确的。 答案: B 6.“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的诗句,表达了诗人苏轼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被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在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能。 答案:势 动。人教版物理九年机械能及其转化基础练习
相关推荐
,即铁块的体积小于铝块。 浸没水中后,铁块排开水的体积小于铝块,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浮=ρ液 gV排,可得 F铁< F铝,即铁块所受浮力小于铝块所受浮力。 由此可得 F铁 l1< F铝l2(力和力臂乘积的改变量不等),即杠杆右端上升,左端下沉。 答案: B ,另一头支在地上,在匀速上抬的过程中, 该人所用的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那么力的大小将( )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是
B.两蚂蚁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C.两蚂蚁的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 D.两蚂蚁对麦桔杆的压力一定相等 如图,杆秤是民间的一种测量工具。 使用时,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 A 上,用手拎住秤钮 B 或 C(相当于支点),秤砣 D 在秤杆 E 上移动,当杆秤水平平衡时就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读数。 ( 1)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杆秤应该是一种测量 大小的工具。 ( 2)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分析,使用杆秤时
内能增加的过程,与比热容无关;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是砂石比热容太小的缘故; C、 D 两项都是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缘故,本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科间的渗透。 答案: B 3.(2020湖北武汉模拟, 10)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比热容越大 ,比热容越大 、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 ,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 比沿海地区小 思路解析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2、种迎不种重,选肥不选瘦,下洼不上岗,避开病虫害”的原则,进行适宜地块的选择。 第一,在同等条件下,应做到“种迎不种重”,首先要破除“宁种重茬不种迎茬”的传统观念。 对重与迎要区别对待,重茬是连作,迎茬是隔年轮作。 重迎茬对大豆的减产幅度不同,迎茬减产远比重茬轻,迎茬大豆减产 10%左右,重茬大豆减产 30%左右。 所以,应“宁迎勿重”,严禁两年以上连作。 第二,在不同地势、不同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