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重迎茬栽培的减产原因及保产技术内容摘要:
2、种迎不种重,选肥不选瘦,下洼不上岗,避开病虫害”的原则,进行适宜地块的选择。 第一,在同等条件下,应做到“种迎不种重”,首先要破除“宁种重茬不种迎茬”的传统观念。 对重与迎要区别对待,重茬是连作,迎茬是隔年轮作。 重迎茬对大豆的减产幅度不同,迎茬减产远比重茬轻,迎茬大豆减产 10%左右,重茬大豆减产 30%左右。 所以,应“宁迎勿重”,严禁两年以上连作。 第二,在不同地势、不同土类、不同肥力的条件下,应选择地势低洼、土壤肥沃的黑土地块。 盐碱土、白浆土、沙壤土、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不重迎种植。 第三,在病虫害严重的地块,特别是孢囊线虫、菌核病、菟丝子等危害明显的地块应避免重迎茬种植。 2、选用抗病品种应考虑采用 3、农业措施与生物、化学措施综合防治技术。 重点要把好种子选用这一关,根据本地的积温、土壤、病虫发生等特点,选用生长势强、较为繁茂、喜肥水、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并搞好种子药剂处理,减轻病虫危害程度。 3、科学增施两肥重迎茬使大豆田养分单一消耗,致使土壤中营养元素失去平衡,氮、磷、钾比例失调而造成减产。 所以,增补和调节土壤养分是减轻重迎茬危害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应做到农肥化肥相结合,增加农肥用量;氮、磷、钾微肥结合,增加钾、锌、铜、钼等微量元素用量,使用大豆多元素复合肥。 具体用量应视地力、栽培水平等情况确定,一般地力化肥母用二铵 10肥5种肥分层深施,尿素 5追肥,在瘠薄地、长势差的地块,可在花期亩 4、用尿素 水喷施。 使用多元素复合肥的地块,在亩施 20合肥的同时施用钾肥 缺钾严重的地块可大量施入灰土肥和草木灰,同时在花期亩用磷酸二氢钾 水喷施,隔 710 天再喷 1 次。 微量元素的施用方法可以采用叶面喷施,也可以采用种子处理。 微肥拌种的常用量为:硼砂,1种用 ;钼酸铵,1种用 ;硫酸锌,1种用 5 克。 4、加强病虫防治防治根蛆等地下害虫,可亩用钾拌磷 2 3%的呋喃丹颗粒45于肥中施用;防治大豆食心虫、蚜虫、红蜘蛛、草地螟等地上害虫,可分别选用敌敌畏、敌杀死、阿维菌素等相应的药剂;防治病害可分别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农用链霉素等相应的药剂;防治菟丝子可亩用 48%的地乐胺乳剂 50 毫升兑水成 150200 倍稀释液于花期喷洒。 专利查询。大豆重迎茬栽培的减产原因及保产技术
相关推荐
内能增加的过程,与比热容无关;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是砂石比热容太小的缘故; C、 D 两项都是发生生物化学反应的缘故,本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学科间的渗透。 答案: B 3.(2020湖北武汉模拟, 10)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比热容越大 ,比热容越大 、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无关 ,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 比沿海地区小 思路解析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能,所以机械能的总量在不断减小。 答案: B 2.(2020湖北襄樊模拟, 3)为了使快速降落的 “ 神舟 ” 五号返回舱安全着陆,返回舱在距离地面几米处,向下迅速喷出高温高压气体。 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返回舱的( ) ,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解析:返回舱从开始喷气到安全着陆的过程中,它的高度在不断减小
2、圆柱形;菌环双层,白色,膜质,生于菌柄中部。 孢子深褐色,广椭圆形至近球形,光滑。 2 养,大肥菇以麦秸、稻草、木屑等培养料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作主要碳源,利用辅料麸皮或米糠中的蛋白质、氨基酸作氮源,同时也利用培养料中所含的矿质元素和维生素。 度大肥菇属高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 2530;于实体在2325仍有较高出菇率。 分培养料含水量以 65%为适。 床栽水分蒸发快
g/cm3. =m/V的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体积大小无关 、铁、铜分别制成体积相同的实心球,质量最大的是 ( ) ,其表面磨损了一小块,下列物理量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2、黄,发育迟缓,成株感病地上部矮化和黄萎,结荚少或不结荚,严重者全株枯死,根系不发达,侧根显著减少,细根增多,根瘤稀少。 发病初期(6 月末7 月初)拔起病株观察,可见根上附有许多白色或黄褐色小颗粒,即孢囊线虫雌成虫,这是孢囊线虫病的重要特征。 孢囊线虫以卵在孢囊里于土壤中越冬,孢囊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很强,第二年春二龄幼虫从寄主幼根的根毛侵入,在大豆幼根皮层内发育为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