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散黑穗病的炭病特点及防治技术内容摘要:

2、带菌率就高,第二年发病就重;相反,如果气候干燥,孢子难以发挥,当年种子带菌率就低,次年发病就轻。 2 发病症状大麦散黑穗病主要危害穗部。 发病初期病穗外面有一层灰白色薄膜。 病穗在未出苞叶前,内部穗已完全变成黑粉(病菌的厚垣孢子),病穗头刚露出苞叶时,即有黑粉散出。 病穗抽出后,黑粉被风雨吹散,只剩下裸露的穗轴。 如一株发病后,往往主茎和所有分蘖都会出现病穗。 3 子处理:药剂拌种或种子包衣不仅能抑制种子所带的病源菌,对种子萌发时,土壤带菌的侵染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包衣剂很多,应选择内吸性强,残效期长的药剂,如辛酮包衣剂,同时可加一些杀菌剂,如多菌灵粉剂,以增强防治效果;立克秀是大麦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拌种剂,其使用方法是:先将立克秀调成浆状液,每1020g 药剂加水 150200种 10治效果较好。 立无病种子田:由于大麦散黑穗病菌是依靠空气传播的,无病留种田应放在远离大田 300m 以外最佳。 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在大麦抽穗前,如发现病株立即拔掉,以减少病菌传播,减轻下年度病害的发生。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