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料香菇轻型栽培技术内容摘要:

2、00,保持12h 以上。 常规灭菌要连续操作 3040h,菇农劳动强度大,即便这样,由于灭菌灶内温度不均匀,灭菌不彻底现象仍常有发生,影响了栽培香菇的经济效益。 半生料灭菌技术,使用无毒的灭菌剂“克霉王”,以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有机结合,可以在 6080中温区域内进行彻底灭菌,灭菌能耗及灭菌时间都下降了 50%以上,发菌速度、菌丝竞争能力及成活率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其应用效果十分显著,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应用。 生产 1000 袋香菇菌段(155)即 培养料,添加新一代“克霉王”粉剂 4将“克霉王”粉剂均匀溶解于水中,配成药水,再将药水加到培养料中反复充分搅拌,使其均匀。 也可以采用拌干料的方法:先 3、将“克霉王”粉剂与石膏一起直接加到麸皮中与其混匀,再将含有药剂的麸皮与木屑混匀,最后加水反复充分混匀,但这种拌干料的方法必须把结块的药粉完全捣碎后使用。 培养料一定要拌匀,使所有培养料都含有相同浓度的药剂成分是该过程的关键。 培养料中如有棉子壳成分,应先将棉子壳先与配成的药水预浸,再与其它培养料混合。 培养料拌匀后要及时装袋、提温灭菌,装袋按常规操作进行。 半生料灭菌的温度掌握:灶内最低温区的料温达 80以上则可稳火保温46h,然后停火,利用灶内余热闷堆 12h 以上再出灶。 半生料灭菌技术优点:避免了 80100这段最困难的升温过程,省工省时节约燃料:与常规法相比,灭菌时间缩短一半,节约燃料 50%以 4、上。 提高成活率:菌袋成品率可稳定达到 95%100%。 出菇表现好:试验和生产应用结果表明,与常规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单菇重则明显增加。 2 香菇胶囊菌种应用技术香菇胶囊菌种是在日、韩先进段木接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生产实际再创新,研制成功的适于代料菌棒接种的新型菌种,每张 600 颗圆锥形菌种,设计科学,标准规范,运输、贮藏和接种都非常方便。 特别是菌种呈固定形状,取种极其方便,接触空气时间短,污染机会少;接种操作时菌丝不受损伤,可直接吃料,优先抢占培养基;自带密封透气盖,既可防止杂菌侵染,又可保持种块水分,促进菌丝生长,成品率一般可比传统菌种提高 5%10%,接种快捷,工效提高 12 倍,菌种 6、意不得用手去摸盖以下的菌种部分。 接种完成后把套袋套好,袋口不必扎紧。 发菌 68,进行第 1 次刺孔放气,因为胶囊菌种比常规菌种更密封,应比常规种更为及时,刺孔数适当增加。 3 开放式接种技术常规香菇接种主要用接种箱,速度慢,费工费时,且成活率低,我中心总结了广大菇农的宝贵经验,通过悉心研究,推出开放式接种技术。 操作要点:在菌棒出灶前,事先清洁将要堆排菌棒的场地,尽量减少污染源。 菌棒经灭菌出灶后紧密横放叠成墙式,墙式菌堆高不超过 度及墙间距离根据堆放场地而定。 及时在菌堆上盖好塑料薄膜,以防灰尘及孢子降落。 接种前先用气雾消毒剂对菌棒进行消毒,1000 袋香菇菌段(155)用 4 盒(每盒 40g)消 7、毒剂,消毒时间不少于 2h。 接种时,一人从塑料薄膜内抽出菌棒涂刷接种灵,一人打孔,一人放种。 接种时,在要接种的部位用棉花涂上“接种灵”药液,涂刷部位宽度约 5后在药液未干前打孔接种,所涂药水不要太多,要避免药水流入接种孔。 接种后其它操作程序与常规相同。 胶囊菌种的开放式接种:只要用接种灵涂擦消毒菌种穴盘、接种器械、接种人员的手以及涂擦菌棒接种部位,在相对洁净的环境,甚至可以免去气雾消毒而直接全开放接种。 4 花菇免割袋出菇技术而花菇栽培工艺中,手工割袋是最繁琐的工序,要耗费大量人工且极易造成菇体畸形。 菌棒保水技术避免了手工割袋这道繁琐的工序,在脱袋菌棒后涂刷保水剂,凝结一层保水膜层,花菇自然长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