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晚稻环保型生技内容摘要:

2、强、商品价值高,且种子各项质量指标符合 定。 实践表时,平原区鸾凤、崇仁、止马、华桥等乡镇宜选择特优 175、特优 009、岗优 3551、T 优 5570;山区寨里、司前、李坊等乡镇应选择福优 964、昌优 964;山垅冷水田应选择 183、 125、 084。 选择土壤环境条件好,耕作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微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土壤团粒结构良好,土壤质地为中壤土 6右的田块种植。 泽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 冬来早、春来迟,12的始日为 4 月 811 日(保证率 80%),22的终日在 9 月 1114 日,始日至终日的持续天数为 151163 天,秋寒日期在 9 月 2126 日。 因 3、此,单季晚稻最佳的播种期为 5 月上中旬,插秧期为 6 月上中旬,这样即可躲过倒春寒、五月寒的危害,又可避过夏季高温逼熟和秋寒的危害。 点抓好四关:一是消毒关,播前用 500 倍强氯精溶液浸种消毒,以消灭病菌,从源头控制稻瘟病等病害的发生。 二是播种关,做到稀播、匀播,每 667 平方米播种 10是肥水关,施足基肥,以“三高”施肥为原则(高氮、高磷、高钾),施好断乳肥、壮秧肥,配合肥水调控,培育多蘖壮秧。 四是病虫关,秧苗中后期,易发生稻蓟马危害,适时防治,培育无病虫壮秧。 保证肥力和多蘖壮秧的前提下,适当减少种植密度,增加通风透光条件,增加单株营养面积,建立高效群体结构,以提高产量、精米率、整精米率 4、,降低垩白率。 减少有害生物发生及施药带来的残留,采用宽行窄株种植,行距 26距 1720 667 平方米栽 丛,基本苗控制在 5 万6 万内。 施基肥,早施蘖肥,巧施穗肥,补施粒肥,早施、少施氮肥,增施有机肥、磷钾肥,少施化肥,酌施硼肥,禁施未腐熟有机肥,硝态氮肥和未经登记及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化学和生物肥料。 (1)早施促蘖肥:返青后 710 天施分蘖肥,6 月雨季高峰期,施肥应将肥料塞在稻兜上,便于吸收,雨季气温低,发生坐苗时,应增施热性肥料,分蘖肥一般每 667 平方米施尿素 8化钾 6木灰或火烧土 2003002)巧施穗肥:幼穗分化始期施穗肥,做到“三看、三多、三少”即一看田,瘦田多施,肥田少 6、2)幼穗分化期:以浅水湿润,间隙灌溉为主,即灌一次,自然落干后再复水,后水不见前水,孕穗后期以浅水为主,严防受旱。 (3)齐穗、灌浆、蜡熟期:间歇灌溉,保持干湿交替,灌浆期以湿为主,蜡熟期以干为主,切忌过早断水,收获前 5 天断水。 季晚稻的主要病虫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稻蓟马、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等,其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防治措施,控制病虫草的发生和危害。 一是轮换选用抗性强的良种,改良土壤,合理轮作,健身栽培,提高稻苗抗(耐)性能力,减少有害生物发生。 二是保护和利用天敌,创造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做 7、到“三不治”,即:能挑治不普治,没达防治指标不治,达防治指标天敌寄生率高时不治,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 如利用蜘蛛防治稻蓟马,寄生蜂防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三是利用生物农药以菌治虫、以菌治病。 如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用苏云菌秆菌或阿维菌素,防治稻瘟病用春雷霉素,纹枯病用井冈霉素。 四是加强病虫监测预报,适时用药,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防治稻飞虱用大功臣(吡虫啉)。 五是轮换使用生物农药和化学农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严格控制用药量、用药次数及安全间隔期。 秆黄、穗黄、谷粒 90%变黄,上部有 12 片叶,黄中略带绿时为收获最佳时期,采用人工收割,做到边割、边脱粒,晴天割、雨天不割,收割完毕用竹席翻晒,严禁在柏油路上爆晒,晒干筛净的稻谷用干净麻袋或用木制仓(桶)贮藏。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