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稻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内容摘要:
2、指导组提出了当前水稻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如下:一、切实加强早稻后期管理,确保颗粒归仓一是加强水分管理。 要采用间歇好气灌溉,即灌水后待其自然落干 23 天再灌水。 另外,切勿断水过早,做到收获前 5断水。 二是补施叶面肥。 在齐穗期、灌浆期各喷施一次叶面肥,以提高结实率。 三是强化病虫害防治。 重点对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等的防治。 四是及时组织抢收,做到成熟一块收获一块,避免再次遭受洪涝灾害损失。 二、加强中稻中后期田间管理,确保足穗、大穗长江下游稻区,中、大苗手栽稻要早施分蘖肥,一般于栽后 5 天亩施尿素 7栽后 10,再根据苗情诊断补施分蘖肥。 抛栽水稻要强化水浆管理,活棵 3、分蘖期实行浅、湿灌溉,促进根系深扎。 机插水稻栽后 710 天,要经常露田通气,以促进发根扎根;要适当提早搁田控制无效分蘖,一般在全田苗达到预期穗数的 80%左右即开始搁田,把高峰苗控制在预期穗数的 播稻中闷种、烂种无苗或基本苗太少的田块(亩基本苗少于 4 万),应立即选用生育期短且能安全成熟的品种补种,且适当增加播种量;要加强缺苗田块的疏密匀苗,提早施分蘖肥,促蘖争穗。 西南稻区,重点是加强晒田控苗、防治病虫。 东北稻区,重点是防止贪青晚熟,做好促早熟和防止低温冷害。 另外,各稻区一定要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做好预测预报和防治,如东北的稻瘟病,西南和长江中下游稻区的螟虫、稻飞虱和条纹叶枯病等。 三、做好晚稻抢种,确保面积不减、基本苗不少合理安排晚稻播种期,保证足种、足苗;带肥、带药下田,保证栽插密度和质量;采取有力措施组织撂荒稻田代耕,确保晚稻面积不减少。 专利查询。当前水稻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相关推荐
2、风口,避免冷害,造成生长点萎缩。 二、坚持搬钵蹲苗,适时移栽多年的实践证明,搬钵蹲苗能有效地缩短棉苗栽后的蹲苗期,提早醒棵发苗,一般于栽前 10搞好搬钵蹲苗,并注意大小苗分开,小苗放床中间,搬钵后要及时做好补土、补肥、补水及增加床温的“三补一增”工作。 在坚持搞好大田整地、施肥的基础上,5 月 10保证质量,适时移栽。 三、搞好棉田间套作物的培管多年来我县仍以瓜棉、豆棉
1. 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 OAB,它绕 O 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 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 1)旋转中心是什么。 旋转角是什么。 ( 2)经过旋转,点 A、 B 分别移 动到什么位置。 BACBAC. OABO ..OP . 2.(学生活动)如图,四边形 ABCD、四边形 EFGH 都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 1)这个图案可以看做是哪个“基本图 案”通过旋转得到的。
方程为 解: m: x= x: (m- x) ∴ x2+ mx- m2= 0 说明:点 C是线段 AB 的黄金分割点, x≈。 例 7. 已知关于 x的方程 01)1(2)3( 12 xmxm m ; ( 1)当 m为何值时,原方程是一元二次 方程。 ( 2)当 m为何值时,原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解:( 1) 21m 03m2 解得 3m ∴当 3m
( 精确到分 ) 21. ( 9分 )( 1) 已知:如图,点 C在线段 AB上,线段 AC=15, BC=5,点 M、 N分别是 AC、BC的中点,求 MN的长度. ( 2) 根据 ( 1) 的计算过程与结果,没 AC+BC=a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出 MN的长度吗 ?请用一句简洁的语言 表达你发现的规律. ( 3) 若把 ( 1) 中的“点 C在线段 AB上”改为“点 C在直线 AB上”
b, b∥ c,所以 a∥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2. 画图题 :如图 (1)画 AE⊥ BC于 E, AF⊥ DC于 F. (2)画 DG∥ AC交 BC的延长线于 G. (3)经过平移,将△ ABC的 AC 边移到 DG,请作出平移后的△ DGH. DCBA 23. 已知:如图 4, AB∥ CD,直线 EF 分别交 AB、 CD 于点 E、 F,∠ BEF 的平分线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