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内容摘要:

1、飞虱分为灰飞虱、褐飞虱和白背飞虱三种,是一种暴发性害虫,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还能导致纹枯病加重,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影响极大。 防控稻飞虱应树立系统观念。 一是强化系统监测,包括稻飞虱的种群消长、抗药性、寄主抗性和生物型变化的系统监测。 二是重视区域治理,即根据稻飞虱发生、迁飞特性和为害时间进行分区,在不同的治理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预案。 三是优化防控策略,在综合治理原则指导下,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以协调生防与化防为中心,以科学用药和严格农药管理为保障。 这就要求防治稻飞虱不能单靠一种措施去控制其危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技术才能奏效。 稻飞虱的综合防治就是以水稻为主体,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在创造不利于 2、稻飞虱繁殖的环境条件下,推广抗虫品种和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的同时,做到经济、合理地使用化学农药。 要使各项防治措施协调配套,从而提高整体防治效果。 一、农业防治选用抗(耐)虫品种:实行控虫栽培,合理肥水管理,施足基肥,因苗追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水稻后期贪青徒长,过于茂密;根据水稻生长情况,适时烤田,降低田间湿度,恶化稻飞虱发生环境;彻底清除秧田及本田内的稗草,并在早稻收获后马上犁翻稻田,施石灰一次。 以杀死遗留于稻田的若虫及成虫。 二、生物防治稻田中有许多有益生物,是害虫的天敌,如蜘蛛、青蛙、蜻蜓、步甲等能捕食害虫。 如一只狼蛛一天可捕食 57 头稻飞虱。 要很好地保护它们。 三、物理防治点灯诱杀成虫。 利用稻 3、飞虱趋光性的习性,在成虫猖獗时,选择无月光、无风雨的夜晚,采用黑光灯、点火堆、火把等进行诱杀。 四、化学防治采用兼治和挑治相结合的方法,兼治是在需要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或其它害虫时,应选用对稻飞虱也会有高效的农药防治,起到兼治稻飞虱的作用:挑治就是对稻飞虱虫量高的地块,专门挑特效农药防治。 早稻穗期:1015 头/丛,常规晚稻穗期:1520 头/丛,杂交稻:2530 头/丛,开始用药。 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 虫啉可湿性粉剂 1215 克/亩,对水 40 公斤喷雾,在 23 龄若虫期用药。 虱灵可湿粉剂 30 克/亩,对水 40 公斤喷雾,在 12 龄若虫期用药。 灭威乳油 50 克/亩,对水 40 公斤喷雾,在 23 龄若虫期用药。 虫双水剂 100 克/亩,对水 40 公斤喷雾,在 23 龄若虫期用药。 蝉可湿性粉剂 200250 克/亩,对水 40 公斤喷雾,在 23 龄若虫期用药。 果乳油 50100 克/亩,对水 40 公斤喷雾,在 23 龄若虫期用药。 胺磷乳油 50 克/亩,对水 40 公斤喷雾,抽穗前使用。 纹灵胶悬剂 60 毫克/亩,对水 40 公斤喷雾,在 23 龄若虫期用药。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